私人事件的公共讨论:中国女同志网站的言论分析
【摘要】:
上世纪末,随着网络的异军突起,中国网络拉拉群体浮出水面。她们在虚拟社区中相认、交友、分享资讯、讨论同志相关的话题。本文以某女同志网站的言论为研究材料,采用关键字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希望从网络拉拉的争辩中,探讨以下的问题:(1)中国女同志关注什么?她们有没有,以及有怎样的权利诉求?(2)性取向是如此私人的事务,为什么会在公共领域被大肆讨论?(3)讨论中,个体的态度,在群内/群际问题、私人/公共领域、不同的制度环境上,有无显著差异?
关键字统计表明,规则、自由、尊严等抽象而普遍的价值,是有关权利的讨论中最常出现的词汇。T/P、婚姻和歧视则是坛内讨论最多的话题。进一步地分析材料,我们发现,坛内ID在以下两方面达成共识:a,同性伴侣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b,同志群体应该同等地享有结婚的权利;c,同志群体不应该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一个相关的发现是,个体的权利观念,在群内和群际关系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T/P、婚权和歧视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上,大家还存在分歧。具体而言,a,在私人/公共领域,个体的权利观念有明显的不同:私人事物,大家尊重个体的选择;公共事务,大家就个体和群体孰先孰后争议不休;b,制度环境对个体权利观念的影响,通过话题的政治化程度表现出来:在政治化程度较低的话题上,个体所处的制度环境对其权利观念没有明显的影响;政治化程度高的话题上,个体的权利观念,在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十分显著;c,个体对拉拉的认同存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取向:前者只认同“我是拉拉”,后者则进一步认同“我们拉拉”。不同的认同取向,会导致个体在群体事务上权利意识的差异。另外,关键词统计和文本分析表明,是否关联到可以共享的一般性价值,是私人事件能否进入公共言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