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演变历史及发展趋向研究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发期。在这一时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矛盾是通过激烈的劳动关系冲突体现出来的,如国有企业的改制造成的职工下岗离职问题、越来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权益保障问题、不断加大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事业事关重要。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引起这种紧张关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制因素,即制度安排问题,包括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不健全、集体谈判制度形同虚设等等;另一个是机制因素,即制度的执行和操作问题,包括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效率低、成本高,国家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等等。对此,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分析框架,通过对劳动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中外劳动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提出了一些理论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提出具有内稳态特性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模型,并依据这个模型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本文提出解决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以内稳特性的模型为框架,进行系统性解决;从制度安排入手,寻求制度性解决;以规范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为重点,侧重选择性解决;结合具体情况,推动渐进性解决,以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
|
|
|
1 |
沈铁元;李俊;崔春光;杨洪平;张利平;宋星源;;短期水文预报及其气象发展需求[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