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产权法角度看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
【摘要】:
开放存取(OPEN ACCESS)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的发展为技术基础,以作者自愿许可为授权条件,是学术出版和学术信息交流的一种全新模式,旨在消除科技信息资源的获取障碍,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自由。目前,在西方国家,开放存取运动发展较为成熟,已有一些成功的先例;在我国,则发展相对缓慢。
本文结合知识产权法理论和现行《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结构上,除序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三章: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开放存取的涵义和目前开放存取期刊的国际发展形势。在第二章中,首先,从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目标着手,论证了其与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的理念在价值上的一致性;其次,结合法理和现行著作权法对科技论文的作品性质进行了剖析,指出科技论文“读者免费使用”的合理性及其法律依据,并对国外和我国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制定有关受国家财政经费资助的科技活动成果论文共享管理办法的建议;最后,对网络合理使用制度和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是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和充实。在第三章中,结合目前开放存取运动中面临的一些知识产权挑战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出版模式过渡期间开放存取科技论文的著作权归属,期刊运营商享有的著作权利以及开放存取授权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最后,在结论中,指出了推动科技期刊开放存取出版对于我国科技进步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