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锦雄;;犯罪构成概念的新视域[J];天津法学;2018年04期 |
2 |
齐力莼;;犯罪构成三要件原理分析——兼论对客体理论的反思[J];福建法学;2017年01期 |
3 |
刘方;彭延安;;犯罪构成的几个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
4 |
边思元;;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犯罪构成[J];智富时代;2017年05期 |
5 |
乔洪翔;高振阳;;浅论主观超过要素对犯罪构成影响[J];中国检察官;2013年01期 |
6 |
柳忠卫;;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犯罪构成模式改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
7 |
喻梅;;犯罪构成模型论——为我国犯罪构成的辩护[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
8 |
蒋劲锋;;概念的系统性完善——论犯罪的方面与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的关系[J];政法学刊;2006年01期 |
9 |
李永升;论犯罪构成的结构类型[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姜燕;浅析犯罪构成的属性[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
11 |
李健;犯罪构成中的危害结果新探[J];现代法学;1995年02期 |
12 |
简明;论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的关系[J];法学评论;1990年03期 |
13 |
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导论(下)[J];政法论坛;1993年04期 |
14 |
陈泽杰;;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J];法学研究;1987年06期 |
15 |
樊凤林;;试论犯罪构成与政策的关系[J];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16 |
王良顺;;论犯罪构成的内在结构[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17 |
陈伟;我国刑法研究中若干问题观点简介[J];党校科研信息;1988年30期 |
18 |
程璞;论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
19 |
李益前;论定罪[J];法学评论;1988年04期 |
20 |
杨源俊;;刑法第一九一条犯罪构成浅析[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