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方法在配货博弈实验中的研究
【摘要】:策略方法是1976年提出的一种优于行为学实验中直接方法的实验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在对策略方法的研究中,有些研究发现策略方法的实验结果与直接方法存在差异,有些研究发现策略方法与直接方法不存在显著差异,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两种方法是否可以相互替代并无一个确切的结论。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策略方法与直接方法的异同,本文引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行为学实验结果,从影像学和行为学两个角度共同解释策略方法与直接方法的异同。
本文实验中的模型采用一个供应商,两个零售商的配货博弈模型。配货博弈模型是供应链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模型之一,因为其模型并不复杂,可用于功能磁共振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行为学实验,两种方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功能磁共振实验,策略方法下被试的脑功能激活图与直接方法相比,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与前扣带回皮层有明显激活。这两个脑区都是与大脑认知、记忆、注意等活动相关的脑区,其激活更明显,表示被试利用了更多的认知等资源。结合行为学与影像学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策略方法只是增大了实验的认知工作量,与直接方法相比,并无其他差异,对实验结果并不造成影响。另外,功能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结果分析过程中利用的认知资源要比进行决策时多,这一发现表明了结果部分的重要性,对今后的行为学实验设计中是否添加结果反馈提供了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