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介质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
【摘要】:地下岩体中的渗流问题是影响水利枢纽工程运行的主要因素 也是
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 水利工程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方
向是地下水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原理 建立合适的渗流模型是渗流分
析计算是否准确有效的基础
低渗透介质的特点是在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而且当压力
梯度较低时 其流速和压力梯度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 不再遵循达西渗
流规律 其渗流特征用一般的达西渗流模型或者非达西运动方程渗流模
型来模拟均存在不足 为了比较全面的反映低渗透介质中渗流的运动规
律 本文建立了能够直接反映低渗透介质中渗流特性的低速非达西渗流
模型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渗流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介绍并讨论了基于达西
理论的达西渗流模型和基于非达西特征的非达西运动方程渗流模型 对
其做了深入分析 本文研究了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 该模型利用水均衡
原理推导非达西渗流连续性方程 并采用在达西渗流计算中比较成熟的
有限单元法和超松弛迭代法 同时本文详细研究了各种非达西运动方程
的特点 直接采用典型的非达西渗流曲线 体现了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基
本特征 本模型把变渗透系数的概念引入到非线性渗流数值方程中 采
用变渗透系数的交替迭代求解法 将现今各种运动方程反映的非达西渗
流物理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 然后采用超松弛迭代法对渗透系数和水
头函数值交替求解 从而实现非线性数值方程的求解问题 该方法能较
好的模拟非达西渗流特征 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绿茵湖水库防渗优化分析和运行工况渗流场
模拟分析 验证了该模型对低渗透介质渗流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并
且为工程采取合适的防渗设施提供建议 为工程运行工况渗流场进行了
模拟分析 本文的部分计算分析结果已经提交给设计施工方 为工程的
正式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I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V223.6
|
|
|
|
1 |
贾振歧,邱勇松,吴景春;低渗低速下非达西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2 |
吴景春,袁满,张继成,贾振岐;大庆东部低渗透油藏单相流体低速非达西渗流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3 |
任旭华;岩体渗流的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4年02期 |
4 |
刘慈群;双重介质非线性渗流[J];科学通报;1981年17期 |
5 |
郭尚平,刘慈群,阎庆来,黄延章;渗流力学的近况和展望[J];力学与实践;1981年03期 |
6 |
柴军瑞;坝基非达西渗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4期 |
7 |
王慧明,王恩志,韩小妹,李扬;低渗透岩体饱和渗流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8 |
冯文光;;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4期 |
9 |
姚约东,葛家理,魏俊之;低渗透油层渗流规律的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4期 |
10 |
吕成远,王建,孙志刚;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2期 |
|
|
|
|
|
1 |
薛强,梁冰,李宏艳;可压缩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问题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
2 |
徐卫国,陈希春,周德光,傅杰;感应电渣离心浇铸件中的夹杂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3 |
曹旭光,李舟波,林和平,翟慧杰;面向对象技术系统分析在测井储层特征描述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2期 |
4 |
宿青山,侯杰,段淑娟;对饱和粘性土渗透规律的新认识及其应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5 |
王志章,熊琦华;油藏描述中的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方法和程序[J];测井技术;1994年06期 |
6 |
苗建宇,祝总祺,刘文荣,卢焕勇;泥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与油气初次运移的关系[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
7 |
华保钦;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J];沉积学报;1995年02期 |
8 |
付广,陈章明,万龙贵;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1997年01期 |
9 |
康永尚,庞雄奇;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J];沉积学报;1998年03期 |
10 |
赵浩峰,朱秀红;铝钛晶粒细化合金的离心压力铸造及其细化效果[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8年03期 |
|
|
|
|
|
1 |
刘慈群;双重介质非线性渗流[J];科学通报;1981年17期 |
2 |
柴军瑞;混凝土坝水荷载讨论[J];水电能源科学;2000年02期 |
3 |
柴军瑞,仵彦卿;碾压混凝土坝层(缝)面渗流及其对坝体应力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1期 |
4 |
金光炎,汪家权,郑三元,宋家常;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J];水科学进展;1997年01期 |
5 |
冯文光;葛家理;;单一介质、双重介质中非定常非达西低速渗流问题[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5年01期 |
6 |
冯文光;;非达西低速渗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4期 |
7 |
程时清,徐论勋,张德超;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典型曲线拟合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年04期 |
8 |
邓英尔,阎庆来,马宝岐;界面分子力作用与渗透率的关系及其对渗流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2期 |
9 |
邓英尔,刘慈群;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与开发指标计算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6期 |
10 |
陈斌林,王葆沂,陈耀忠,刘鸿亮,陈天宝;定向爆破坝坝体结构与渗透特性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