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冠人;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间隙对发射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1期 |
2 |
杨国君,张卓,陈思富,刘承俊,林郁正;用修正三梯度法测量强流脉冲束时间分辨发射度[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2期 |
3 |
代志勇,国智元,章林文;LIA注入器发射度增长机理研究及其抑制措施[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年09期 |
4 |
章冠人;LIA加速间隙内横向场分析及对发射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3年02期 |
5 |
杨国君,张卓,陈思富,刘承俊,林郁正;渡越辐射在强流电子束诊断中的应用[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3期 |
6 |
李献文,王文斗,代志勇,冯莉,王强,李平;直线感应加速器束包络数值计算模型[J];计算物理;2004年05期 |
7 |
王贵荣,黄礼金;3.3MeV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电子束传输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3期 |
8 |
丁伯南,张开志,文龙,王勐,代志勇,章文卫,李洪,王文斗,李劲,杨安民,谢宇彤,陈思富,王华岑,戴光森,石金水,章林文,邓建军;“神龙一号”注入器研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3期 |
9 |
李正红;光阴极RF腔注入器中热发射度的测量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6期 |
10 |
李献文;王文斗;代志勇;冯莉;王强;;强流长距离加速过程中的束包络数值计算[J];爆轰波与冲击波;2003年01期 |
11 |
石金水,刘承俊,丁伯南,邓建军,马跃,戴光森,杨琼松,张寿云,陶祖聪;10MeVLIA强流电子束的输运[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4期 |
12 |
董金梅,王少明;用三梯度法测量束流发射度的研究[J];核技术;2005年06期 |
13 |
丁伯南;1.5MeV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初步调试[J];强激光与粒子束;1989年01期 |
14 |
王华岑,赖青贵,邹勇;直线感应加速器束输运场测控系统[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8年S6期 |
15 |
王华岑,赖青贵,邹勇;直线感应加速器束输运场测控系统[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00期 |
16 |
王远;江孝国;禹海军;杨国君;夏连胜;张开志;;直线感应加速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束流测量[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8年04期 |
17 |
章文卫,王华岑,刘小平;10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4年02期 |
18 |
张令翊,庄杰佳;采用束斑极小化的双屏法测量发射度的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2期 |
19 |
汪伟,畅里华,陈思富,李剑,杨国君,邓建军;强流脉冲电子束时间分辨测试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06期 |
20 |
徐旭光;蒙林;杨长鸿;娄丽萍;刘大刚;;直线感应加速器聚焦段的模拟[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