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物体自然对流换热
【摘要】:本文对小尺寸物体自然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能同时测量小尺寸物体对流换热量沿高度分布和沿宽度分布的激光散斑照相系统,采用以宽度为特征长度的无因次分析,首次得出竖窄条自然对流换热的准则关系,并由实验数据确定了这一准则关系的定量表达式,此关系式还近似适用于块状物体的自然对流换热。小尺寸物体的自然对流换热由于边缘效应和前缘效应,使其换热显著地强化。当等温竖条宽度很小时,其局域换热系数沿高度的变化将显著变小,甚至可近似看作常数,因此小尺寸物体换热具有一定程度的简化性。本文还研究了基板导热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基板高度方向的导热,能使总换热量显著增加,而宽度方向的导热,并不显著增大总换热量。
|
|
|
|
1 |
吕维花;李旻;罗争峰;;复杂方腔内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分析[J];能源技术;2006年02期 |
2 |
殷亮;李维;陈丽萍;;含热源方腔的耦合自然对流换热的三维数值模拟[J];能源技术;2007年04期 |
3 |
李军;凌长明;揣华建;袁伟铭;刘斌;;水平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实验过程仿真[J];科技资讯;2007年23期 |
4 |
张诗针,孙志坚;三角塑料蜂窝中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1990年03期 |
5 |
杨小琼,罗来勤,李(女武),王启杰;倾斜平板通道自然对流的抽吸流率与换热[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6 |
张寅平,陈则韶,葛新石;用瞬态法对竖板封闭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双层玻璃窗最佳间距的确定[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7 |
黄玲,陈为,张冠生;电器中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低压电器;1993年06期 |
8 |
孙昆峰;;有阻流件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数值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9 |
刘铭;王发刚;;电场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相关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0 |
杨世铭,陈枫;上游边界层对向上散热的水平热板自然对流换热影响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1年02期 |
11 |
丁鹏;;大空间管排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J];工业加热;2005年06期 |
12 |
李珍;褚衍东;李险峰;张建刚;;竖壁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3 |
喻晶;翁文兵;张太康;;单侧受限管排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J];制冷与空调;2011年02期 |
14 |
邓信远,杨强生,范正钊;复杂矩形封闭空腔中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15 |
尚欢民;吴清金;陶文铨;;竖环形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16 |
张国勋,赵海军;平板与V型板倾斜夹层中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0年04期 |
17 |
黄夫泉;杨茉;余敏;单彦广;章立新;;封闭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换热的振荡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18 |
董庆;孙立;贺建昆;;水平微细圆柱表面与水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9 |
曾敏;王刚;谢公南;陈秋炀;王秋旺;;复杂多孔介质腔体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计算物理;2008年04期 |
20 |
孙勇;李桂柱;陈忠海;徐峰;赵三元;;倾斜平板热面朝上自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