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振幅型光栅和位相型光栅的研制及应用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了双镀层光刻法制作振幅型高温栅和高温高频位相栅的新工艺,它的特点是:利用两选择性金属镀层,可以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制作高温栅,使本工艺比原有的高温栅制作工艺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同时,通过在试件表面沉积抗氧化能力强的金属镀层,改善了高温栅的使用效果,且延长了高温栅的使用寿命。
本文首先使用双镀层光刻法制作的振幅型高温粗栅对铍青铜试件进行475℃高温拉伸蠕变测量。然后应用双镀层高温全息光栅对带孔拉伸试件的600℃高温拉伸残余蠕变变形进行测量。最后利用双镀层振幅型高温粗栅对清河发电厂主蒸汽管道进行高温长期蠕变监测,建立了云纹法测量曲面变形的基本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近似计算和误差修正。实验研究表明,应用云纹法进行主蒸汽管道蠕变长期监测比目前各大电厂普遍使用的卡尺测点蠕变测量法有更高的精度,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
|
|
|
1 |
罗至善;云纹干涉法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89年01期 |
2 |
陈森,饶红旗;具有圆孔的矩形簿板的稳定性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3 |
张寒虹,胡晓军;爆炸载荷下大变形的阴影云纹测量术[J];爆炸与冲击;1988年02期 |
4 |
李艳艳;李禾;艾云龙;;用云纹干涉法测量和研究双层钴合金的挠度[J];力学季刊;2009年04期 |
5 |
谢惠民,戴福隆,吴学安;测量高温主蒸汽管道蠕变的云纹法研究[J];力学学报;1994年06期 |
6 |
周伯明;戴福隆;;用云纹干涉法测复合材料的固化残余应变[J];实验力学;1992年03期 |
7 |
潘兵;谢惠民;戴福隆;岸本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云纹法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7年04期 |
8 |
许庆红,钟约先,林亨,由志福;特种服装模型密栅云纹法变形测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9 |
佟景伟,谢马岳,王世斌,沈珉,P.Priolo,F.Aymerich;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数值分析与实验[J];实验力学;2000年02期 |
10 |
丁健生;姜锦虎;;四光束云纹干涉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11 |
洪深泽,胡积威,陈建学;金属成形过程的刚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2 |
张继平,亢一澜,贾有权;双材料界面应力分析的局部杂交法[J];力学与实践;1998年03期 |
13 |
锺国成;周春田;勾秋静;;用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测定弹塑性应变场[J];实验力学;1986年03期 |
14 |
肖为;张桂琴;亢一澜;李林安;;贴片云纹干涉法测复合应力强度因子[J];实验力学;1987年02期 |
15 |
程圣德,张耀真,陈楚杰;云纹图应变分析的计算机处理[J];应用力学学报;1991年04期 |
16 |
谢惠民,袁杰,戴福隆;高温全息光栅的制作工艺研究[J];光学技术;1993年03期 |
17 |
付正军,郑均忠;云纹法中的条纹倍增法[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8 |
常红,常莉莉,刘俐亭,祝伟荣;复合材料断裂力学参量的实验测定[J];力学季刊;2003年03期 |
19 |
米红林;;光测力学课程实验讲授的一点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4期 |
20 |
蔺书田,章伟宝,应明;用云纹干涉法研究静止裂纹尖端附近的奇异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