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运行仿真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危机已展现在人类面前。于此同时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或局限性日益凸显,电网的脆弱性已充分暴露出来,基此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一微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微网以其投资省、用电灵活、与环境兼容等特点给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带来了巨大变化,作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与分布式能源的有效利用形式,微网协调了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改变了传统电网单一的供电模式,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效率。
根据光伏阵列太阳池板的内部结构和输出伏安特性,建立光伏阵列发电系统仿真模型,模型采用增量电导法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点功率,利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方法实现对直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进行双闭环控制,并通过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实现并网。在实际环境中,光伏阵列的温度和光照强度都是变化,因此在对其进行仿真时,要考虑不同外部条件下带负载能力的光伏阵列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由于光伏阵列发电系统能量的不可储存性,故初步探讨了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使其能作为光伏阵列发电系统的有效补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经济性。
风力发电是当前新能源的重要发展形式,本文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风速、负载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风力发电机组离网运行和并网运行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与光伏阵列发电系统和蓄电池相结合,建立微网仿真模型,并对其在并网运行方式下外部条件(温度、光强、风速)变化时以及突发事件(微电源故障、负载变化)发生时的微网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
本文对微网与微电源的仿真建模与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两种常见的微电源仿真模型,分析了它们离网运行与并网运行时的特性,同时搭建了含有两种微电源的微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其并网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得到一系列的仿真数据,为微网供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M743
|
|
|
|
1 |
本报记者 郭力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
|
|
|
|
|
1 |
马守军,庄亚平,陈新传;潜艇蓄电池建模策略分析[J];船电技术;2004年04期 |
2 |
吴俊玲,吴畏,周双喜;超导储能改善并网风电场稳定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
3 |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
4 |
叶满园;官二勇;宋平岗;;以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
5 |
张建诚,陈志业,杨以涵;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1997年03期 |
6 |
梁才浩,段献忠;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2期 |
7 |
关天祺,梅生伟,卢强,蒋晓华;超导储能装置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7期 |
8 |
赵豫,于尔铿;电力零售市场研究(六)分散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5期 |
9 |
王成山;郑海峰;谢莹华;陈恺;;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
10 |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