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并线区域GSM-R网络规划与关键问题分析
【摘要】:GSM-R作为调度通信的一种制式,2000年从欧洲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在中国一万多公里的铁路和几个大型编组站上得到了应用。我国新建铁路GSM-R网络规划最初是针对单一的线路或编组站进行,规划环境比较单一,随着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快速建设以及既有线和编组站电气化改造的快速进行,无线网规划需要处理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在铁路正线之间,铁路与编组站之间完全并行或相互跨越时,无线网规划面临严重的无线覆盖、频率规划和业务实现难题。如何在满足网络工程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频率资源,合理进行并线区域统筹无线网络规划,达到容量、覆盖、质量和成本的平衡,根本解决铁路并线区域GSM-R网络的规划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铁路并线区域GSM-R网络规划与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铁路建设现状,阐述了GSM-R频段划分、业务模型、铁路话务模型、无线传播模型、同邻频干扰模型、网络覆盖模型和工程设计指标,归纳了中国铁路两大类共五种并线类型,分析了高速铁路并线区域和编组站的业务需求。论文研究了新的GSM-R无线网规划技术,通过引入GRRU(GSM Digital Remote RF Units GSM数字射频拉远)技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铁路并线区域无线网络规划解决方案,并从频率规划难度、干扰情况、切换和可靠性等方面对网络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了既能保证铁路通信的安全、可靠又能节省投资成本的最优方案。
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论文以郑西高铁与新丰镇编组站并线区域无线网规划为例,根据Okumura-Hata模型推导了在满足高铁工程建设指标的条件下同邻频载波干扰比计算公式,对同邻频复用距离作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铁路并线区域无线网络规划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铁路并线区域频率资源紧缺问题,改善并线区域的无线覆盖质量,满足铁路特殊业务的要求。
|
|
|
|
1 |
吴进海;李轶男;周彦彪;;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孙鉴;;3G网络规划中GSM网络运行数据的运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8年03期 |
3 |
周宏成;;W CDMA室内覆盖系统规划[J];广东通信技术;2005年11期 |
4 |
帅农村;黄继宁;王立军;;TD-SCDMA位置区划分方法分析[J];移动通信;2009年10期 |
5 |
王爱军;;浅谈WCDMA与GSM网络规划比较[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6期 |
6 |
石俊峰;;WCDMA与GSM网络规划的研究[J];移动通信;2007年Z1期 |
7 |
周宏成;GSM与WCDMA无线网络规划比较[J];电信快报;2005年09期 |
8 |
赵小江,杜兴,赵新建,朱君波;W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J];现代电信科技;2002年10期 |
9 |
李满林,闻英友,王光兴;一种基于成本控制的GSM网络智能规划系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07期 |
10 |
刘彤;上海联通GSM无线网络的优化[J];邮电设计技术;2004年01期 |
11 |
李长鹤;;试析GSM网的网络优化[J];科技传播;2011年11期 |
12 |
胡吉明,霍其润,宋培卿;基于B/S结构的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12期 |
13 |
鲁刚平,熊炼;华为SDH光传输设备维护[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4 |
成曦;;浅谈GSM无线网络优化[J];硅谷;2009年04期 |
15 |
赵沂湘,彭新华,赵志刚;第二代通信系统GSM[J];山西电子技术;1995年01期 |
16 |
赵正明;无线数据通信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1997年11期 |
17 |
罗剑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江西省蜂窝移动通信网未来格局的构想[J];江西通信科技;1998年01期 |
18 |
丘斌,李兵;GSM与分组交换共用数据网之间的通信[J];电信快报;1999年05期 |
19 |
崔立伟,蒋磊,汤汉屏;GSM与宽带CDMA频率重叠覆盖研究[J];电子工程师;1999年12期 |
20 |
徐军,徐鹏;GSM升位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J];山东通信技术;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