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青海湖景区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足迹是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为计量单位,定量测度人类生产活动对资源的消耗,同时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从而评价人类生产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足迹理论是可持续性发展定量评价的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的发展评价中。本文试图将生态足迹分析法应用于旅游景区的生态足迹研究中,并以青海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提出入手,对生态足迹理论的产生背景做出介绍;第二章综述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做出评述,提出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以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为分量指标建立旅游生态足迹账户,并在对分量指标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景区生态足迹测算模型;第三章对青海湖景区的自然及社会文化背景做出介绍,并分析其在青海省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第四章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检索、估算等方式对青海湖景区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利用旅游景区生态足迹测算模型对青海湖景区开展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第五章从土地类型及结构方面对青海湖旅游景区生态足迹进行分析,计算青海湖景区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比较分析,对青海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评价;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阐释观点和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