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NSS/INS紧组合列车自主定位融合算法研究

严细辉  
【摘要】:摘要: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定位环境变得越发复杂,因此要求列车定位系统具备足够的抗干扰性能以适应复杂的定位环境。GNSS/INS紧组合定位系统以较高的耦合度实现GNSS与INS的优势互补,有效提高组合定位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性能。基于此,论文对GNSS/INS紧组合定位模式在列车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论文首先介绍了GNSS/INS紧组合定位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GNSS/INS的组合模式及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考虑跟踪效率及系统处理能力,论文利用软件定义的GPS接收机及矢量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矢量跟踪的GNSS/INS紧组合列车定位系统结构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针对GNSS/INS紧组合定位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论文介绍了强跟踪滤波的概念,并结合新近提出的CKF算法,设计了具有较强鲁棒性能的新型非线性算法,同时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鲁棒性能。 为提高GNSS/INS紧组合定位系统滤波器对传感器故障数据的适变能力,论文提出了基于T-S模型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紧组合列车定位系统故障数据检测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容错控制策略,实现对故障数据的隔离。 最后,论文研究设计了GNSS/INS紧组合列车定位仿真系统,并在该仿真系统的基础上对紧组合模式与松散组合模式的定位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了论文提出的非线性融合算法及容错控制方案的相关性能,对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音;卫星导航的回顾与展望[J];水产学报;1997年02期
2 钟新辉,宋凯;SINS/GNSS组合系统在超视距空空导弹上的中制导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2年01期
3 徐胜红,吴进华,胡志强,张宗麟;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的小波变换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3年01期
4 ;GNSS-200型GPS/GLONASS接收机性能简介[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7年01期
5 马芮;董景新;;GNSS/MIMU组合导航技术综述[J];飞航导弹;2007年04期
6 朱武松;;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精度检测与应用验证——以福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2期
7 牛飞;高为广;李春霞;;基于GNSS的空管应用仿真及性能评估[J];全球定位系统;2007年05期
8 赵毅;王庆;高成发;彭慧;姜晓彤;;整周模糊度估计的LAMBDA算法中搜索空间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7年06期
9 樊超;孔青宁;;铁路运输管理中GIS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9年23期
10 聂光荣;孙伟;李江卫;黄涛;;武汉城市圈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潜江基准站建设[J];城市勘测;2010年04期
11 蒋晞;迅速发展中的新CNS/ATM系统[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年01期
12 张建军;袁洪;曲江华;;基于GNSS散射信号的双站雷达系统干扰抑制的分析与研究[J];宇航学报;2009年04期
13 林益明;初海彬;秦子增;;基于星间链路GNSS自主完好性加权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4 时建华;场面监视与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展望[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7年11期
15 刘洋;赵文华;吴有杏;季燕青;;移动站GNSS软件对外弹道测量的优化方案[J];无线电工程;2007年01期
16 隋建波;赵静;陈秀万;张婷;;GNSS软件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6期
17 王剑;张辉;蔡伯根;上官伟;;基于GNSS的轨道占用识别技术综述[J];铁道学报;2010年02期
18 林益明;初海彬;秦子增;;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完好性隔离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9 胡新和;杨博雄;;基于3G网络与GNSS的多模态组合无线定位技术研究[J];船电技术;2010年11期
20 陈韶霞;孙永明;刘立月;;基于GNSS的高速列车多传感器组合定位方法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高伟;李本玉;;GNSS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Zeynep Elmas;Chris Hill;Marcio Aquino;Terry Moore;;Innovative Atmosphere Effect Mitigation Using New GNSS Signals[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韩涛;卢晓春;王雪;绕永南;;基于微分动力系统的GNSS互操作评价模型[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A Data Assisted GNSS Code Tracking Loop[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5 邓志鑫;赵彦雷;司东晓;;GNSS终端抗干扰技术综述[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杨峻;黄波;张达文;戴忠东;;GNSS接收机实现中对硬件位长的选择[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7 宋欣;毕琰;王炜;;GNSS接收机中一种新的基于相位角的多普勒频偏去除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8 桑怀胜;;一种全局最优的空时抗干扰GNSS接收机设计[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arrier Loop on the Deep Coupling of Low Cost INS/GNSS[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9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2年
10 张萌;寇艳红;;多通道GNSS信号直接射频采样系统设计和验证[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7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GNSS兼容与互操作总体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叶萍;MEMS IMU/GNSS超紧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吴学睿;GNSS-R陆面遥感散射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朱庆林;基于单站地基GNSS的电波折射参数估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立端;星载GNSS/INS超紧组合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欣;GNSS实时矢量跟踪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徐洪亮;GNSS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邹璇;GNSS单频接收机精密点定位统一性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吴富梅;GNSS/INS组合导航误差补偿与自适应滤波理论的拓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敏;多模GNSS融合精密定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细辉;GNSS/INS紧组合列车自主定位融合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冯远远;IRS/GNSS导航综合性能评估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腾小霁;GNSS-R海洋反射接收机信号跟踪模块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4 段亚锋;数字多波束GNSS抗干扰处理机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付欣;基于DTMB-GNSS的联合定位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云飞;高灵敏度GNSS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梁立林;GNSS-R接收机中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毅;GNSS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明明;支持区域导航的GNSS性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张振周;GNSS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开发平台研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渝;重庆建成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N];中国测绘报;2011年
2 通讯员 张峰;宝鸡市局加强GNSS参考站网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裴蕾;测绘气象共建GNSS基准站[N];四川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敏霞 通讯员 王存林;陆态网沱沱河GNSS基准站建成并试运行[N];格尔木日报;2011年
5 记者 万勇治;青海海东地区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成试运行[N];中国测绘报;2011年
6 通讯员 彭祥荣;“陆态网”民勤GNSS基准站投入试运行[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驻站记者 李云飞 通讯员 田鹏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阿鲁科尔沁GNSS基准站投入试运行[N];赤峰日报;2010年
8 王岩;包头用GNSS管理市政布局[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陶渝;重庆建成国土资源GNSS网络系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 曹冲;车载卫星导航离我们很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