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张宇航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管理创新改革的战略抉择,但普遍困扰各国政府的是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很低,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超过期限与预算超支已经成为一种规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成功率和投入产出比也普遍不高,应用绩效难以实现持续改进。 本文结合项目群理论、项目评估理论、成熟度理论、集合论和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项目分类,构建了可操作的电子政务项目成熟度指标和基于成熟度理论的项目决策模型。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思路,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研究了电子政务项目的层次性和关键要素的相关性,探讨了电子政务项目群的三种建设模式,构建了电子政务项目群的判别方法。结合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结构,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确定方法,重点探讨了电子政务系统集中运行维护外包范围的确定、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和价格的确定。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建立了基于成熟度理论的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模型。从电子政务的阶段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面向电子政务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项目决策模型(E-government Proj ect Decision Model, EPDM),有利于增强电子政务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从源头上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 (2)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群判别方法,并明确了项目群建设管理的关键内容。依据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提出了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服务汇聚三种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模式,构建了基于集合论的电子政务项目群判别的具体方法,明确了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管理的关键内容。 (3)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集中运行维护外包的范围划定、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外包价格的确定等策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百家争鸣论门户 海纳百川结硕果——写给首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论坛专刊[J];电子政务;2006年08期
2 杨冰之;解读美国电子政务经验——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的组织计划[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年44期
3 张庆;通过电子政务看各国政府如何e化[J];科技广场;2003年08期
4 王双燕;浅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5 姚娱,麦洁华,容锦光;依托社会力量促进电子政务良性发展[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胡晋源;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J];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7 金凡;他山之石:海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谈[J];计算机与网络;2003年10期
8 王晓宣;;让我们的会风更实一点[J];中国信息界;2003年11期
9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2期
10 宗肃;找准问题突破口加快建设[J];信息化建设;2004年Z1期
11 刘健生;电子政务: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J];北方经济;2004年05期
12 汪玉凯;我国电子政务2004年新趋势[J];中国电子商务;2004年Z2期
13 高阳;电子政务在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8期
14 刘刚,娄策群;日本towa-cho镇电子政务对我国小城镇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J];现代情报;2004年07期
15 ;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电子政务[J];天津通信技术;2004年03期
16 杨芸;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J];电信快报;2004年09期
17 陆悦;深入研讨电子政务,推动产业良性发展——2004电子政务IT100强颁奖大会成功举办[J];互联网周刊;2004年32期
18 林文胜,翁翘;以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0期
19 戴涛,唐诚;SARS危机下的中国电子政务反思[J];行政与法;2004年07期
20 周斌 ,顾卫星;CRM是电子政务的核心[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年4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浦;;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展望[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晓牧;袁钦;;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论电子政务对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宁红;朱建明;;电子政务安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建堂;骈文红;王陈重;;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着力打造电子政府[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王勇;;重庆市电子政务建设思考[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慧;朱礼军;熊孟英;王晓华;;电子政务运行资源管理平台[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田景成;;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安全问题[A];2005中国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论坛会议资料[C];2005年
8 朱亚奇;;电子政务在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陈靖;李增智;王云兰;朱海平;;南海市区(镇)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实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许德武;;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航;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唐协平;面向社会公众的电子政务最终服务需求识别与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叶飞;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兵;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李晓君;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金平;网上行政审批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宾;基于PKI的安全电子政务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孙丽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佟岩;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韩淑贤;电子政务下的行政行为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1年
5 关冀;工商电子政务实践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羽;英国政府首席技术官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康华;电子政务中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3年
8 宋爱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潘华松;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政民在线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国珍;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锋;中国电子政务现状:前路不清,后有追兵[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钟勇;电子政务专家施聪来常授课[N];常德日报;2008年
3 陈庆修;电子政务:电子与政务宜并重[N];中国交通报;2005年
4 李漫波;整合协同 提升电子政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唐骏;电子政务不必推倒重来[N];光明日报;2003年
6 陈庆修;电子政务关键在政务[N];光明日报;2005年
7 ;2004年第一季度电子政务发展扫描[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8 赵大平;让电子政务智能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汪蔚;方正数码电子政务重在交换共享[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阳 深圳报道;电子政务不要被安全“拖后腿”[N];计算机世界;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