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两种新能源存储设备。负极材料是决定它们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实际应用的碳素材料存在理论比容量小,安全性能差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先进负极材料的需求。过渡金属氧化物(尤其NiO、CoO)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能好等优点,是非常有前景的负极材料,但该材料目前还存在着导电性能差,结构容易发生变化等问题。本文采用水热方法,通过加入不同的试剂调控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尺寸来改进过渡金属氧化物NiO、CoO的电化学性能。做了如下主要工作:
(1)以乙酸镍,尿素,三乙醇胺为原料水热法制备了无规则立方相NiO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了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400mA/g,电压范围0.01-3.00V,首次放电容量为1267.5mAh/g,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560.0mAh/g;作为超级电容器材料,在0.01-0.40V电压范围,电流密度为16A/g的条件下,电极容量710.7F/g,3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0.8%。
(2)以乙酸镍,十二烷基磺酸钠,乙,二醇为原料水热法制备了海胆状NiO微纳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电压范围0.01-3.00V,首次放电容量为729.8mAh/g,6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333.8mAh/g。作为超级电容器材料,在0.01-0.40V电压范围,电流密度为12A/g的条件下,电极容量347.4F/g,3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5.9%。
(3)分别制备了立方形、球形和纺锤体形的微纳米结构CoO粉末,在电压范围0.01-3.00V,电流密度为800mA/g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194.4mAh/g,1208.5mAh/g和1248.7mAh/g。纺锤体形CoO粉末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8A/g下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维持率为87.3%;1.6A/g下经过50次循环放电容量维持率为77.7%。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2;TM53
|
|
|
|
1 |
张文峰,朱荻;纳米晶复合材料电沉积工艺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6期 |
2 |
李淑妮,崔斌,唐宗薰;电势-pH图及其应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3 |
谷宁,李春梅;表面活性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与缓蚀剂的协同效应[J];表面技术;2003年01期 |
4 |
黄丽红,葛洪良,崔玉建;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电沉积钴钨合金成分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3年02期 |
5 |
范云鹰,张英杰,杨显万,陈阵,章江洪,屠振密;镀液组成对Zn-Fe-SiO_2合金复合镀层成分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3年05期 |
6 |
杨焰;李德良;陈茜文;罗洁;;过硫酸盐/硫酸体系微蚀性能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9年03期 |
7 |
吕小莉;冯长杰;钟小荣;万小欢;杜楠;;水平震荡机械研磨电镀铜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10年03期 |
8 |
赵春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早期失效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
9 |
雷英春;;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及纯镍的回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3期 |
10 |
吴合进,吴鸣,谢茂松,刘鸿,杨民,孙福侠,杜鸿章;增强型电场协助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J];催化学报;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