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
【摘要】:
岩体中大量存在的不连续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岩体的力学行为。但是这些不连续面的几何特性,力学参数及不连续面对岩体的力学行为都难以确定。本文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来研究不连续面的存在带来的岩体力学性质的不确定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的研究。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中基于结构单元的变形和应力分别由岩块和节理的变形和应力两部分组成的假设,求出结构单元的材料算子;进而根据结构单元材料算子在中间体中的分布密度,计算出中间体的材料算子;最后建立整个岩体的应力变形关系。
2、引入时间因素的变形过程和应力过程关系的研究。基于岩体的变形过程和应力过程都可以看着是随机过程的假设,推导出应力过程与变形过程之间的关系的控制方程。
3、在引入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弹性、弹塑性及流变三种情况下的中间体材料算子的求法,
4、通过一个简单的弹性状态下岩体开挖的问题,演示了裂隙岩体随机分析方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过程。
|
|
|
|
1 |
李同录,罗世毅,何剑,张晓伟;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3期 |
2 |
高俊丽;;饱水节理岩体蠕变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
3 |
吴汉辉,杨转运,刘会;在卸荷产生拉剪情况下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J];岩土工程技术;2005年05期 |
4 |
高文学;;非均质含裂隙岩体预裂爆破成缝的理论分析[J];爆破;1990年03期 |
5 |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
6 |
顾洪源;陈寿根;;高地应力条件下千枚岩地段隧道稳定性分析[J];吉林水利;2008年07期 |
7 |
陈寿根;邓稀肥;梁自强;;离散单元法隧洞施工全过程仿真技术研究[J];人民长江;2008年13期 |
8 |
韩现民;李晓;王红霞;;基于GSI的节理岩体力学参数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
9 |
王如路,陈乃明,刘宝琛;三维块体不连续变形分析理论简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年03期 |
10 |
张玉军;;裂隙岩体的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及二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
11 |
周小平;张永兴;;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裂隙岩体圆形隧道扩张问题的弹塑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
12 |
赵旭平;;工程建设中裂隙岩体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S1期 |
13 |
胡晟;郭长青;胡和平;谢飞跃;;裂隙岩体的水力劈裂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9年01期 |
14 |
陈卫忠,李术才,朱维申,苏枢;考虑裂隙闭合和摩擦效应的节理岩体能量损伤理论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15 |
周正义;曹平;林杭;;3DEC应用中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7期 |
16 |
向晓辉;王俐;葛修润;卢波;周欣;;基于三维裂隙网络模拟的有限块体面积判断法[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
17 |
王刚;李术才;王书刚;隋斌;王者超;;节理岩体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
18 |
张秀丽;焦玉勇;刘泉声;刘宝莉;;节理对爆炸波传播影响的数值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3期 |
19 |
许小东;卢威;张恒达;;浅谈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问题[J];灾害与防治工程;2010年01期 |
20 |
刘先珊;刘新荣;;裂隙岩体非稳定渗流的离散-连续介质模型[J];煤炭学报;200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