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加值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前资产重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主要的运作方式。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衡量其绩效的方法应该准确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创造能力。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股价变动法和财务分析法,但这两种方法一方面受到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公司资本成本计算不完全和会计信息对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反映失真的影响,因此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资产重组后真正的绩效变化。
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克服了传统业绩衡量指标的缺陷,在考虑了企业所有投入资本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部分科目进行调整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能力。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增加值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应用EVA指标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经营业绩评价。本文将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应用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详细的分析了经济增加值(EVA)的理论基础、计算模型,对经济增加值指标和传统的绩效指标进行比较,揭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指标(EVAPC),剔除了公司资产重组后资本规模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最后应用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对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
|
|
|
1 |
王晓芳,王刚,李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
2 |
蒋岳青;;国内资产重组的绩效评价方法简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
3 |
宋小佳;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内容、主体、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
4 |
季向宇;政府在资产重组中应扮演的角色[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
5 |
荆继绵,姜显昆,陈延喜,度朝伟,谢湘谦;湖南工业企业资产重组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6 |
王志强;资产重组新招:转让债权[J];会计之友;1999年02期 |
7 |
;上市公司为何要资产重组[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2期 |
8 |
苏卫东;资产重组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
9 |
吴英,田东川,罗晓琴,罗秀珍;医疗机构资产重组风险的防范[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
10 |
;湖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正当时[J];政策;2000年08期 |
11 |
刘波峰;试论国有资产重组的必要性与途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
12 |
汤成志
,张纯一;资产重组:企业提高效益的最佳途径[J];当代经济;2001年03期 |
13 |
谢芬芳;当前企业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4 |
;海信科龙 上半年资产重组后跻身白电三强[J];日用电器;2010年09期 |
15 |
樊纲;论“资产重组”[J];前进;1996年05期 |
16 |
庞更生;;赵店村林果经济增加值的科技含量占80%[J];河北林业;1996年06期 |
17 |
王茂斌,陈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价值分析[J];财经科学;1997年05期 |
18 |
吴浩;资产重组:'97中国股市不衰的热点[J];企业经济;1997年04期 |
19 |
;资产重组给企业发展带来契机[J];改革先声;1997年06期 |
20 |
路广业;党委、政府要在资产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