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岩溶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岩溶突水灾害在岩溶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泛,近年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针对目前在岩溶区隧道施工期遇到的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问题,以宜万铁路沿线典型岩溶隧道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典型隧道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现场调查,分析研究隧道工程区的岩溶地质资料、涌水监测资料、气象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建立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隧道工程,对评价方法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分析研究典型隧道工程岩溶突水灾害研究的相关资料,总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岩溶区隧道突水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它不但与施工条件和隧道特征有关,而且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而水文地质条件又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2)分析典型隧道工程施工期的涌水量、水压力、降雨量等重点指标的监测数据,研究隧道工程施工期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重点研究指标的监测方法。
(3)通过对典型工程区岩溶地质背景信息和监测信息分析,研究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选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岩溶发育高程与隧道设计这六个影响因子作为风险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行隧道工程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
(4)对比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隧道工程岩溶突水地质灾害的特点,选取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岩溶突水灾害风险评价。
(5)选择齐岳山隧道工程的典型地段,利用前述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论文采用的风险评价手段能正确评价岩溶地区突水灾害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U455.49
|
|
|
|
1 |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2 |
张梁,张建军;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与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
3 |
马寅生,张业成,张春山,王金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
4 |
陈成宗;牟瑞芳;;大瑶山隧道岩溶涌水系统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3年01期 |
5 |
朱大力,李秋枫;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
6 |
宋彦辉,彭建兵;山区公路地质灾害评价模型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
7 |
韩华,孙保卫,朱国祥,孙卜楠;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
8 |
张雷;赵剑;张和平;;隧道涌水量预测的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1期 |
9 |
汪晶;风险评价技术的原理与进展[J];环境科学;1998年02期 |
10 |
张业成,胡景江,张春山;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灾变区划[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