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光参量振荡器的腔内倍频
【摘要】:光参量振荡器(OPO)作为有效的频率转换器件,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们参与研究。本文是对同步泵浦飞秒光参量振荡器腔内倍频进行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介绍光参量振荡器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2)介绍了频率变换技术和准相位匹配技术;
(3)从倍频的基本原理与能量守恒关系出发,分析了倍频晶体BBO在Ⅰ类与Ⅱ类相位匹配条件下的相位匹配角与非线性系数。结果显示BBO晶体在Ⅰ类相位匹配条件下进行倍频时,其非线性系数与实现倍频的波长范围都要大。因此,对于BBO晶体的倍频过程,Ⅰ类相位匹配比Ⅱ类相位匹配方式更具有优势;
(4)设计了基于PPKTP晶体,环形腔结构的同步泵浦光参量振荡器,其泵浦源为自锁模的钛蓝宝石激光器,并且成功实现光参量运转。光参量振荡器获得信号光的调谐范围从1000nm到1500nm,在腔内插入倍频晶体BBO后,可获得从550nm到650nm的可见光调谐输出,其调谐方式为腔长调谐。为了分析插入倍频晶体后腔内的损耗以及倍频OPO的泵浦阈值条件,我们在腔内插入了一个薄玻璃片,将信号光耦合输出,并对激光功率进行了测量,之后对腔内损耗及色散情况进行了讨论。
|
|
|
|
1 |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5期 |
2 |
李春,安毓英,曾小东,林彬,何俊发;3~5μm角度调谐LiNbO_3晶体光参量振荡器的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02年08期 |
3 |
;全固体可调谐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5期 |
4 |
申铉国,张铁强,殷景志;光参量振荡器在CARS测温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1998年04期 |
5 |
;非线性光学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1期 |
6 |
卞进田;秦树军;聂劲松;孙晓泉;;4~5μm全固化可调谐激光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6年01期 |
7 |
戎瑞;;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红外;1975年S1期 |
8 |
;1.8~2.5微米可调谐LiNbO_3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红外;1980年12期 |
9 |
姚宝权,王月珠,李玉峰,贺万俊,王骐,鞠有伦,于欣;3~5μm中红外ZnGeP_2光参量振荡器输出功率达到0.7W[J];中国激光;2004年01期 |
10 |
谢刚;彭跃峰;鲁燕华;王卫民;武德勇;;23.6W高效率2μm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7年11期 |
11 |
林树杰,张雨东,吴柏昌盛,陈创天;温度调谐LBO晶体光参量振荡器[J];中国激光;1994年01期 |
12 |
戎瑞;;光参量振荡器专题索引[J];激光与红外;1974年05期 |
13 |
;三种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1980年06期 |
14 |
夏林中;苏红;阮双琛;郭春雨;郭媛;;高功率宽调谐输出的多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光学参量振荡器(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
15 |
夏林中;李世国;张春晓;范金坪;;3-5μm中红外光源产生概述[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
16 |
戎瑞;;影响连续泵浦双谐振光参量振荡器性能的因素[J];激光与红外;1974年10期 |
17 |
潘忠汉;;光参量振荡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J];应用激光;1982年01期 |
18 |
范琦康,叶建华;宽调谐高效率的BBO光参量振荡器[J];光学学报;1991年05期 |
19 |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6期 |
20 |
冯瑜,王进祖,余吟山,徐之海,陆志贤;一种脉冲宽调谐BBO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