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应用研究
【摘要】: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用等离子体法来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应用研究。
根据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得出了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机制:在放电反应产生的活
性粒子(如高能电子、臭氧、自由基等)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
有害的VOCs转化成无害的物质。其可能的途径是:首先,高能电子经过与目标分子
发生非弹性碰撞,将能量全部或部分传递给分子,使其裂解,激化等;接着,上述被
高能电子裂解、激化的分子在臭氧和氧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被氧化成CO_2、CO和
H_2O。
在机理性实验中,通过测定臭氧的浓度来反应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机理。结果
表明,臭氧浓度随着电场强度的增高而增大,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在较高的
电场强度下,有BaTiO3填料的反应器产生的臭氧比无填料的反应器产生的臭氧高得
多,当电场强度为10.909kv/cm时,臭氧浓度最高可达4.375mg/L。
在VOCs的去除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苯系物(苯、甲苯和间二甲苯)作为处理
对象,结果表明,苯系物的去除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大
而减小,随着进口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较高电场强度下,有填料时的去除率比无填
料时的去除率高得多。苯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2.6%,甲苯可达到96.8%,间二甲苯
可达100%。另外,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三种物质去除率高低对比为:间二甲苯>
甲苯>苯。苯系物被处理后的最终产物为CO_2、CO和H_2O。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X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