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历史对高C_3S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不同烧成方式及不同冷却方式,对不同配料的高C3S 水泥生料进行了实验室烧制。通过DTA、HTM 及XRD 测试,研究了煅烧过程中生料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熟料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讨论了热历史对高C3S 熟料烧成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
1.采用实验室电炉和SPS 两种不同的烧成方式对高C3S 水泥熟料形成的影响不同。通过SPS 急速烧制高C3S 水泥熟料,尽管其游离钙很高,但生成了C3S等熟料矿物,其晶体很致密,大小约40цm 左右,没有比传统烧制的水泥熟料中矿物尺寸小。
2.在实验室电炉中,升温速率越慢,烧结时间越长,其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越低。在1450℃下保温30 分钟的不同升温速率熟料,其易烧性没有很大差别,矿物组成和结构有细微不同。
3.不同冷却方式对高C3 S 水泥熟料煅烧的影响差别很大。研究说明,熟料冷却速度越快,水泥熟料中C3S 含量越多,且其晶体尺寸细小、发育完整。有利于水泥熟料水化活性的提高。
4.不同烧成方式和冷却方式下,原材料组分对同样率值熟料烧成温度起关键作用。对比空白样和磷渣掺量为7%的生料样品,发现掺加磷渣对熟料烧成有促进作用。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是采用SPS 烧结、高温急烧等加热方式和骤冷的冷却方式,研究其对熟料矿物形成过程及微观形貌特性的影响。为高C3S 水泥熟料由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