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材料的非线性超弹性有限元分析
【摘要】:
生物复合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生物复合材料,它们一般表现出超弹性变形行为。本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生物复合材料的超弹性行为,提出了描述生物复合材料超弹性变形的力学模型,研究了生物复合材料的非线性超弹性变形。
(1)阐述了超弹性有限变形问题的基本理论、几种常用的超弹性模型的势能函数和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弹性有限变形问题的有限元方程和程序,通过数值例题,验证了有限元程序的正确性。
(2)研究了生物软组织超弹性变形行为。根据含血管夹杂生物软组织超弹性的变形特点,建立了生物软组织的非均匀超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了血管壁厚、血管剪切模量和血管内径对生物软组织宏观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3)以人工椎间盘为例,研究了人工生物复合材料的超弹性变形行为。根据人工椎间盘超弹性变形的特点,建立了人工椎间盘平面应变超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了在拉压和剪切作用下的复合材料的宏观应力-应变关系。(4)研究了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弹性变形行为。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已大量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分别建立了单丝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纤维束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了纤维的材料参数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变形的影响,并比较了单丝纤维和纤维束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
本文研究表明,多数生物复合材料的变形遵循超弹性的变形规律,利用非线性超弹性有限元法可以有效地模拟生物复合材料的这种变形行为。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证明了本文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模型和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具有超弹性变形行为的其他材料的细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分析中。
|
|
|
|
1 |
刘芳,周科朝,刘咏;原始粉料的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02期 |
2 |
;第七届太平洋周边地区生物复合材料国际会议2004年10月底在南京召开[J];人造板通讯;2004年02期 |
3 |
吴振军,何莉萍,陈宗璋;电化学方法制备HAp/金属生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3年03期 |
4 |
;生物复合材料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4年05期 |
5 |
邬浩;;生物复合材料力学设计的准则:性能、重量以及成本[J];玻璃钢;2008年02期 |
6 |
刘芳,周科朝,刘咏;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
7 |
孙昌;孙康宁;刘晓飞;;Ni_3Al/HAP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5期 |
8 |
文成;磷酸钙生物复合材料[J];河北陶瓷;2001年04期 |
9 |
万怡灶,王玉林,成国祥;碳纤维增强明胶(C/Gel)生物复合材料的溶胀动力学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
10 |
章苏宁,林嘉平,陈涛,刘昌胜;磷酸钙骨水泥/聚肽共聚物生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
11 |
王刚;姚金波;周旭光;盛楠;;“一步法”制备纳米相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
12 |
樊俊才,杨晓翔,范家齐,刘有军;平面橡胶板位移和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3 |
曾丽平;曹丽云;黄剑锋;郭申;张海;;C_(f)/HA-PMMA生物复合材料的合成(英文)[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4 |
曾丽平;曹丽云;黄剑锋;郭申;;HA改性短切碳纤维/PMMA生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
15 |
黄剑锋;沈基显;曹丽云;曾燮榕;;C_((f))/CS-H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16 |
万昌秀;李天全;;天然生物复合材料——牦牛心包资源的开发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1988年04期 |
17 |
张锦锡,郭云,陈丽娟,彭必先;Ⅰ型胶原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
18 |
沈宝甄;符新;王江;;HA/S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广东化工;2008年08期 |
19 |
金立维;储富祥;;聚己内酯在热塑性生物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0年03期 |
20 |
张晓文;张书芬;;2.5米矿井提升机主轴的有限元分析[J];矿山机械;198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