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波声电光效应的研究
【摘要】:
本文中对体波声电光效应理论和实验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研究范围从一维声电光效应到多维声电光效应。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维和多维声电光效应的耦合波方程及其衍射效率计算公式的建立、一维和多维声电光器件最佳工作模式的选择、声电光晶体反常声光互作用几何关系的计算、LN一维反常声电光器件和KDP二维反常声电光器件的设计制作以及实验测试、正常与反常超声跟踪声光偏转器的优化设计。
根据晶体中光场所遵循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以及声场与光场间的参量互作用基本方程出发,在声光耦合波方程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声电光效应的耦合波方程理论。通过对声光互作用耦合波方程中的动量失配进行修正,分别得到了一维反常声电光布拉格衍射的耦合波方程以及多维声电光效应耦合波方程的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相应的衍射效率的计算公式。
确定了铌酸锂一维反常声电光器件及KDP二维正常与反常声电光器件的最佳工作模式。选择电光工作模式时,以所选取的电光工作模式的两个本征模之差不含有自然双折射量为最佳模式;选择声光工作模式时,以声光优值尽可能大为原则,以便提高器件的衍射效率。经过计算,一维铌酸锂反常声电光器件的最优化工作模式为:光沿着z轴方向,直流电场沿Y方向,超声波为沿着x轴方向的快切变波模式。二维KDP声电光器件最优化工作模式为:光和电场方向沿z轴方向,声波采用XOY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慢波,其中正常器件为纵波、反常器件为切变波。
利用相切-匹配条件法研究了铌酸锂晶体及KDP晶体的反常声光互作用几何关系,系统地得到了以离轴角为自变量的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关系曲线,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声光优值随中心频率的变化曲线并给出了器件的设计参数。
设计制作了LN一维反常声电光器件、KDP二维反常声电光器件。设计工作包括利用传输线的玛森等效电路理论确定这两个器件的压电换能器最佳镀膜结
|
|
|
|
1 |
俞宽新,庞兆广,何士雅,蒋安恩,郭明江,范瑜晛;体波光纤声电光调制器[J];压电与声光;2004年05期 |
2 |
曹亮,傅金桥,肖燕;低频宽带低相位波动滤波器[J];压电与声光;1994年02期 |
3 |
杨心亮,陈刚,张建之,章志鸣;长程表面等离子体波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1985年02期 |
4 |
丁晓红;俞宽新;;正常声光偏转器的超声跟踪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5 |
雷震寰,迟洪广,王宜华,张建华;基频为700~1100MHz的体波石英谐振器[J];电子学报;1985年04期 |
6 |
俞宽新,赵启大,何士雅,候艳萍;声电光效应与声电光器件[J];光学学报;1997年02期 |
7 |
高新朝;陈名松;蒋红艳;;基于声光效应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实验方案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5期 |
8 |
王辉林;陈志敏;马瑞亭;蔡开云;;基于声光效应的激光束偏转控制方法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0年06期 |
9 |
龚雄涛;;声光效应及应用简述[J];才智;2011年04期 |
10 |
庞兆广;俞宽新;韩万强;张书敏;;铌酸锂声光偏转器宽带匹配模式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1 |
庞兆广;俞宽新;;超声跟踪铌酸锂反常声光器件的优化设计[J];压电与声光;2007年02期 |
12 |
R.W.WHATMORE,杨国庆;新的极性材料:用于SAW及其他器件(一)[J];压电与声光;1980年06期 |
13 |
俞宽新,赵启大,何士雅,顾志坚;KDP二维声电光器件[J];激光杂志;1999年03期 |
14 |
李志全,陈颖,吴飞;一种新颖的由分插复用器构成的双向WDM网络[J];光学技术;2004年05期 |
15 |
刘国祥;胡力;叶昆珍;;用于光纤声光器件的超声换能器与模式转换器[J];压电与声光;2006年03期 |
16 |
范虹;庞兆广;俞宽新;;铌酸锂声光偏转器宽带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7 |
俞宽新;李胜明;刘韬;田江波;;光纤声光互作用耦合波方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8 |
庞兆广;俞宽新;;超声跟踪反常声光偏转器优化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19 |
张化福;胡光辉;;声光效应的实验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20 |
荣民;张连水;;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液体浓度[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