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库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
【摘要】:
全国性的湖库富营养化、湖库水质恶化、湖库淤积或萎缩、湖库生态系统破坏以及干旱地区湖库水质咸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发生,严重影响了湖库沿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湖库水环境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水污染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湖库污染,就必须在清楚的了解湖库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水污染产生的原因,预测未来污染的状况,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所有这些工作都十分繁琐复杂,特别对较大城市及区域而言,仅靠人工进行,显然不切实际。因此,现代化的环境管理手段必不可少。
本论文工作结合湖库水质模型,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详细的介绍了我国湖库水环境现状、国内外湖库水环境管理开发现状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等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出了利用GIS实现湖库水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案;本系统以北京地区部分湖泊、水库为例,借鉴管理信息学、GIS理论和水环境科学理论,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QL Server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对湖泊、水库水环境管理软件进行了具体开发工作,较合理地构建了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系统阐述了开发的基础条件及技术,提出了湖泊、水库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本论文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成果:系统以北京地区部分湖泊、水库为实例,以实现管理水环境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利用VB编程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实现了GIS技术和湖库水环境信息管理的框架构建;结合湖泊、水库典型水质模型,实现基于GIS系统的湖库水环境管理的建设与开发;利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地图进行了数字化;系统从方便和实用性上考虑增加了法律法规查询、帮助文件等其他辅助功能。
本论文工作成果对湖库进行污染预测、分析、评价、规划与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工具;论文工作对环境数字化全方位(水体、大气、噪声等)管理内容有所贡献;对今后类似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具一定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321
|
|
|
|
1 |
杜娟,张正兰,刘耀东;COMGIS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4期 |
2 |
徐清,杨天行,刘晓端,葛晓立;密云水库总磷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3期 |
3 |
马瑞杰,杨天行,刘晓端;总磷运移二维模型的有限元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2期 |
4 |
刘凌,崔广柏;湖泊水库水体氮、磷允许纳污量定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
5 |
赵玉华,傅金祥,孙凤海;白石水库有机污染数学模拟预测研究[J];环境工程;2002年01期 |
6 |
孔健健,张江山;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04年05期 |
7 |
聂晶,杨天行,谷照升,刘晓端,吴飞;密云水库总磷运移的三维模拟[J];工程勘察;2004年04期 |
8 |
郑泽梅,夏斌,张俊岭;GIS与水质模型集成研究与实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S1期 |
9 |
刘信安,吴昊,Charles Q.Jia;湖泊和水库中甲基汞行为的多介质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6期 |
10 |
曹宁,冯忠义,沙济彰;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Socket网络编程[J];计算机工程;1999年02期 |
|
|
|
|
|
1 |
赵俊三,赵耀龙;GIS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其应用前景[J];测绘工程;2000年02期 |
2 |
李青元,林宗坚,李成明;真三维GIS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测绘科学;2000年02期 |
3 |
周海燕,苏奋振,艾廷华,孙忠华;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3期 |
4 |
毛志红;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趋势综述[J];城市勘测;2002年01期 |
5 |
龚健雅;当代地理信息系统进展综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年01期 |
6 |
吴信才,曹志月;时态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实现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7 |
袁峰,周涛发,岳书仓;时态GIS初探[J];地质与勘探;2003年01期 |
8 |
苏奋振;周成虎;邵全琴;杜云艳;Stephen K Brown;;东海区鱼类资源变化GIS时空分析[J];高技术通讯;2001年05期 |
9 |
贾国宪,边少锋,尚延生;基于MapX的GPS与GIS集成应用系统的开发[J];海洋测绘;2003年01期 |
10 |
王少安;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发展趋势[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
|
|
|
|
1 |
程乾生;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2 |
马瑞杰,杨天行,刘晓端;总磷运移二维模型的有限元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2期 |
3 |
谷照升,杨天行,彭泽洲;密云水库三维水质模拟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
4 |
雷孝章,陈秀明,赵文谦;森林对非点源污染的调控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5 |
朱颜明,黎劲松,杨爱玲,王宁;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4期 |
6 |
李胜,王强;组件GIS在国土专题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2年08期 |
7 |
施为光;四川省清平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
8 |
许春华,周琪,宋乐平;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
9 |
林衍,顾恒岳,韩勇;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隶属函数法[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3期 |
10 |
王定勇,李孝华,吴成;重庆大气汞初步调查[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