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型高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涡旋发生器特性研究

王艳  
【摘要】: 吸收式制冷技术作为一种以热能为驱动力、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制冷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及相关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因为可有效地利用低品位热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了近年来吸收式制冷技术研究的重点。但由于受热源温度的限制,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本文从溴化锂溶液的特性着手,根据旋流理论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流体的旋转运动,降低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内溴化锂溶液的蒸发压力,从而降低溶液的蒸发温度,在不增加外界热源的情况下,增加用于制冷循环的冷凝蒸气量,提高吸收式制冷系统制冷效率的方法。根据旋流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双室涡旋发生器。 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利用相变过程伴随的吸、放热来获取低温,以消耗热能为动力的制冷方式。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工质的化学和热物理性质对系统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提高系统的性能,建立了溴化锂溶液和水蒸气随压力、温度和浓度的热物性参数方程。同时分析了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双室涡旋发生器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质平衡特性。 为了得到最优的双室涡旋发生器结构,提高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效率,建立了一种具有切向入口的涡旋发生器结构,使流体通过切向入口进入到发生器内产生旋转运动。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不同结构的涡旋发生器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流体通过切向入口进入到涡旋发生器后,产生了强烈的旋转运动,形成了以中部为核心的Rankin组合涡。在发生器内,流体的压力呈抛物线分布规侓,在中心处,压力最小魈逶诜⑸髂诘难沽Γ?着流体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口喷嘴尺寸减小,发生器内的压力减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发生器内溴化锂溶液的蒸发温度,形成有利于溴化锂溶液蒸发的环境。通过数值模拟可知:利用流体的旋转运动,可有效地降低涡旋发生器内的蒸发压力,从而降低进入到发生器中溴化锂溶液的蒸发温度,提高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在不改变外界热源质量与数量的前提下,达到增加用于制冷循环的冷凝蒸气量,提高系统制冷系数的目的。 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设计了一种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的双室涡旋发生器。双室涡旋发生器的锥角为20°,流体的入口采用与圆柱体相切的三段式渐缩喷嘴保证流体切向进入到发生器内产生旋流运动。双室涡旋发生器由高压发生室和低压发生室组成。低压发生室利用流体的旋转运动降低溴化锂溶液的蒸发压力,高压发生室用来对产生的冷凝蒸气进行压力恢复。介绍了采用双室涡旋发生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装置的循环流程以及实验装置中各设备的选型及参数,为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双室涡旋发生器流体特性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通过实验研究了双室涡旋发生器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双室涡旋发生器中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有效地降低发生器中部的发生压力,提高了溶液的可利用温差,产生更多用于制冷循环的冷凝蒸气量。采用双室涡旋发生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其COP随着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入口温度达到90℃时,其COP值达到0.83,比传统吸收式制冷系统的COP值高22%。采用双室涡旋发生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由于可以在低温情况下实现高效制冷,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废热、地热等低品位热源,解决能源利用以及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由于热源温度低,系统性能较低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源德;太阳能驱动实现制冷的研究及其应用[J];江西能源;2004年03期
2 李薇;程有凯;张芳;赵晶玮;;吸收式制冷循环利用低品位热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节能;2009年11期
3 周水洪;太阳能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年03期
4 杜海龙;齐朝晖;匡骁;;太阳能热电空调理论研究与性能分析[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7年03期
5 曾勇新;;我国第一艘硅太阳能游船[J];船海工程;1980年02期
6 颂阳;;太阳能采油[J];太阳能;1982年04期
7 ;太阳能自行车[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1985年03期
8 敏感;国际太阳能新闻[J];太阳能;1986年01期
9 杨联康;;太阳能和风能在开发西部的重要作用[J];太阳能;1986年04期
10 刘景民;刘灵;;美国1987财政年度太阳能的预算[J];太阳能;1986年04期
11 ;太阳能输水装置[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9年03期
12 邹占武;韩春梅;;太阳能貯水间[J];太阳能;1990年04期
13 ;太阳能冷库[J];暖通空调;1991年02期
14 ;国际太阳能新闻[J];太阳能;1991年03期
15 陈鸿潮;太阳能存储罐发电[J];发电设备;1992年02期
16 钟山;;国际太阳能新闻[J];太阳能;1993年02期
17 丁良才;舟山举行太阳能产品现场表演[J];太阳能;1995年03期
18 吴福成;太阳能节能双功能灯的试制研究与开发[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19 方创琳 ,杨玉梅;绿色太阳能源时代的呼唤[J];百科知识;1997年02期
20 张肇富;太阳能路灯[J];能源技术;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喜哲;李德英;高岩;;北京市某农村居民住宅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验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力昕;章俞之;;太阳能利用及太阳能新材料发展状况[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郑峰;吴正可;;温州市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估[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崔容强;胡宏勋;秦玉茂;殷石健;黄燕;孙铁囤;车孝轩;;新千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的曙光[A];中国第六届光伏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崔群;姚虎卿;陶刚;;太阳能固体除湿制冷吸附剂的特性研究[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康树人;;对黑龙江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李忠;郑瑞澄;何涛;;太阳能在建筑物供暖空调系统中的应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永郑;张磊;鹿红伟;吴民安;陈坚波;周国勇;王世阳;李良;;太阳能在便携式小家电产品中的一种应用[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苑金芳;李红;;太阳能+热泵热水工程节能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10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小型高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涡旋发生器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张博;喷射器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周家斌;Ni-AlN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中频磁控溅射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张军合;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其光谱耦合特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宋福元;涡流板结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黄群武;耐候性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书中;水平管束降膜动力学与界面吸收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李刚;太阳能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芳;太阳能土壤蓄热供暖(冷)系统埋地换热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润华;同乐太阳能企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运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装置系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顾晓燕;太阳能制冷及供暖综合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陈传宝;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彭路明;新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新疆大学;2004年
7 刘逸;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8 王晓冬;太阳能烟囱数值模拟与自然通风的非线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宇;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孙茵茵;自适应复精度太阳跟踪平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佳琪;取热为能 建筑新方向[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周春玲;皇明跨品牌领养太阳能“孤儿”[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周青松姜玉涛;中国太阳能秋交会将现身今年经洽会[N];常州日报;2008年
4 陈曙辉 编译;德国面临太阳能组件短缺[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霍霞;探访北京首座太阳能大厦[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袁炎长;太阳能与墨西哥农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7 本报评论员;全市倾力打造的系统工程[N];保定日报;2007年
8 马津;“五星太阳能”现代营销理念见成效[N];中国工商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自力 刘衍华 通讯员 主明春;“绿色环保”太阳能的推广者[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高海燕;铸就节能阳光伟业[N];国际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