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欠驱动机械臂的动力学运动规划
【摘要】:
随着人们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对轻质、高速、节能的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也要求原有的空间机器人能具有更好的容错性能和在故障状态下仍然可以完成任务的能力。欠驱动机械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机器人,其主要特点是输入空间(即控制空间)维数小于位形空间维数。同时,被动关节的约束方程又是不可积的,具有二阶非完整约束特性。控制这种系统已经成为机器人学和控制工程领域的一个主要焦点。
本文以平面二连杆欠驱动机械臂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平均方法和庞卡莱映射分析对象的动力学行为,并据此给出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法。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欠驱动和柔性机器人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并深入学习了非线性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第二部分针对平面2R欠驱动机械臂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中的平均方法和庞卡莱映射方法,分析了平面2R欠驱动机械臂在小幅振荡输入作用下的系统运动行为,揭示了如下基本事实:(1)、在同一小振幅和高频率周期输入作用下,被动关节运动随初始状态的不同而做不同振幅的周期运动;(2)、在被动关节初始状态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小振幅和相同频率周期输入作用下,被动关节运动为不同振幅的周期运动;(3)、以上(1)、(2)两种周期运动的相轨迹是相交的。基于以上动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一种欠驱动机械臂被动关节位置控制的开环振荡输入控制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第三部分应用假设模态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柔性2R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可以方便后续的进一步研究。
|
|
|
|
1 |
栾楠,明爱国,赵锡芳,陈建平;含有非驱动关节机器人的学习控制[J];机器人;2002年02期 |
2 |
王伟,易建强,赵冬斌,刘殿通;桥式吊车系统的分级滑模控制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4年05期 |
3 |
傅雪冬,裴海龙,吴国钊;Pendubot的基于能量的非线性控制[J];机器人;2000年06期 |
4 |
孙汉旭,肖爱平,贾庆轩,王亮清;二驱动球形机器人的全方位运动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
5 |
张淑君;方勃;刘峰;童新华;;欠驱动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6期 |
6 |
姜伟;何广平;;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惯性轮摆控制器设计[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7 |
栾楠,明爱国,赵锡芳,陈建平;欠驱动机器人的最优轨道生成与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
8 |
尤明庆,苏承东,申江;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与动态参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9 |
姜紫庆;谭跃刚;;一种新型非完整开链式欠驱动机械手臂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2期 |
10 |
李淑敏;;对球面平行流的扰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1 |
朱金松;闫玉波;李清亮;葛德彪;;一种稳定的时域电场积分方程求解方法[J];微波学报;2006年S1期 |
12 |
俞建蔚;肖健梅;王锡淮;;基于滑模控制的集装箱起重机防摇控制[J];控制工程;2009年S2期 |
13 |
戈新生;吴永东;;欠驱动空间机械臂输入参数化的运动规划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
14 |
耿遵敏;动态信号分析中的几种平均方法及应用[J];振动与冲击;1994年02期 |
15 |
赵荣岗,吕恬生;一类欠驱动移动机器人动力学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
16 |
张冰,厉虹;欠驱动机械臂A crobot的模糊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7 |
胡兵;戈新生;;欠驱动航天器姿态稳定的非线性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8 |
周鑫;郭源博;张晓华;陈宏钧;;基于自适应跟踪控制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
19 |
尹有为,赵录怀,马西奎;不连续模式的PWM型DC/DC变换器的广义平均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20 |
赵国良;韩冰;;欠驱动船舶的光滑时变指数镇定[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