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微孔薄膜的成型研究
【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可加工性以及耐腐蚀性、耐热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膜材料之一。且PVDF微孔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物/水的分离、污水处理、气体过滤等膜分离领域以及锂电池隔膜和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等领域。
目前多采用浸没沉淀法来制备微孔膜。然而用这种方法制备的PVDF微孔膜的结构较容易形成指状孔微观结构,从而影响膜的强度,并且不利于拓宽PVDF微孔膜的应用领域。本实验采用相转化干法(钢带流延)、热致相分离法(TIPS)和凝胶挤出流延法三种不同的成型方法制备PVDF微孔膜,并研究讨论了不同的成型方法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法制膜过程中,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得到孔隙较小且相对致密的微孔膜结构,当铸膜液浓度为15wt%,成膜温度为80℃时得到性能较好的微孔膜。与DMAC相比,以NMP为溶剂时,形成较规则的球晶结构。加入第三组份添加剂对微孔膜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加入去离子水时,膜孔孔径变大,但是加入量较多时,使孔的数量减少。当添加剂DBP的浓度为11wt%时,可以得到孔隙均匀且紧密的微孔膜结构,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微孔膜时,极易产生球晶结构而影响膜的性能,若采用混合稀释剂,通过调节混合稀释剂的比例,可以避免球晶的产生,当DBP/DOP(质量比)为1:1和6:4时,所成的微孔膜为蜂窝状结构。相对而言,凝胶挤出流延法制备的PVDF微孔膜综合性能较好,主要突出特点是力学性能的改善。
实验还对环保型试剂进行了探索,采用PVDF/大豆油体系通过挤出流延法来制备PVDF微孔膜,改善了传统的有毒性有机溶剂的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
|
|
|
1 |
刘茂林;;聚偏氟乙烯增强微孔膜的制备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96年01期 |
2 |
张华,张桂芳;压电和热释电聚合物PVDF及其应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3 |
周洋,万建国,陶宝祺;PVDF压电薄膜的结构、机理与应用[J];材料导报;1996年05期 |
4 |
念保义,董声雄;PVDF超滤膜性能的研究[J];三明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
5 |
俞三传,高从堦;小孔径PVDF超滤膜的研制[J];水处理技术;1999年02期 |
6 |
周军;刘云;叶长明;邓祥;陈绍伟;;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J];通用机械;2007年12期 |
7 |
任旭梅,顾辉,陈立泉,吴锋,黄学杰;新型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7期 |
8 |
卓震;聚偏二氟乙烯(PVDF)特性及其在过程工业中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4年02期 |
9 |
周国泰
,张旭东
,郝新敏;聚四氟乙烯微孔膜防水透湿性能的探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1997年03期 |
10 |
李淑霞,葛葵,赵丽;硝酸体系尼龙微孔膜[J];膜科学与技术;1998年01期 |
11 |
刘剑飞,胡时胜;PVDF压电计在低阻抗介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J];爆炸与冲击;1999年03期 |
12 |
田普锋;寇开昌;丁美平;颜录科;;聚四氟乙烯拉伸微孔膜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12期 |
13 |
胡红艳;卢立新;;微孔膜果蔬气调包装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10期 |
14 |
王同生,刘燕华;微孔膜技术在油田注入水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1997年04期 |
15 |
于明昕,石桥,周啸,严玉顺,万春荣;微孔型聚丙烯腈固体电解质的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1年05期 |
16 |
骆广生,邹财松,孙永,戴猷元;微孔膜对O/W型乳液破乳的研究[J];化学工程;2001年04期 |
17 |
熊传溪,董丽杰,陈娟,刘起虹,王雁冰;PVDF/改性BaTiO_3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
18 |
张振宇;彭宗林;张隐西;;非对称性聚合物微孔膜研究进展[J];塑料工业;2007年08期 |
19 |
潘道成,徐亚林,张和康,史观一;聚丙烯微孔膜的等离子接枝[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0年04期 |
20 |
王巨梅;血细胞计数板在膜分离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