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为亲水片段的药物载体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维生素C是对人类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种营养物质,研究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维生素C与钠离子依赖维生素C转运泵SVCT2有着分子选择性和生理相似性,在治疗癌症以及中枢神经紊乱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用维生素C作为靶向分子来修饰药物载体,有望使药物输送体系特异性地到达靶部位。聚乳酸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本论文成功合成以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PAAA)为亲水片段,以聚乳酸(PLA)为疏水片段的两亲性药物载体。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通过开环聚合(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ROP)机理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常压催化氢化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疏水亲水片段比例的聚乳酸-嵌-聚维生素C丙烯酸酯(PLA-block-PAAA)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2.研究了两亲性聚合物PLA-block-PAAA的自组装行为,确定了较优的自组装方式,得到了较稳定的纳米溶液体系。通过紫外监测了聚合物的自组装能力。对体系进行了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试,通过对纳米颗粒的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表征,发现纳米体系颗粒呈现较均一的胶束形态,粒径在40-220nm范围内,CMC值在15.0~32.3mg/L之间,有望作为纳米药物输送载体材料。
3.利用噻唑蓝(MTT)检测法对材料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发现分别用PLA-block-PAAA材料和对照材料MPEG-block-PLA培养细胞72小时后,细胞成活率仍可以保持在80%左右,证明材料是安全无毒性的。
4.通过荧光探针技术对材料靶向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虽然未能证明材料的靶向性,但通过对材料的调整,例如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20(T-20)辅助自组装后使得材料在前30小时不具有明显的释放行为。
5.以Nile red作为一种荧光分子模型药物,对材料释放行为进行研究,根据DLS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以及结合荧光监测释放行为的结果,对聚合物在中性pH=7.4时迅速释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
|
|
1 |
王思光;程海星;周永丰;颜德岳;;烷基链封端的两亲性超支化聚缩水甘油的合成及自组装[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年02期 |
2 |
赵育;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及物性[J];化工新型材料;1996年04期 |
3 |
王彬;潘君;刘颖;糜丽;张廷秀;;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的自组装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J];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
4 |
王旭;张爱波;郑亚萍;张娇霞;;两亲性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
5 |
朱利平;徐丽;朱宝库;徐又一;;SMA-g-PEG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表面自组装改性PES膜[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
6 |
边凤兰,杨毅,高明远,丁红,沈家骢;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与甲基丙烯酸接枝聚合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5期 |
7 |
童身毅;寇玉霞;刘新泰;曾光明;温晋嵩;;两亲性超支化聚酯-酰胺的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学报;2006年02期 |
8 |
殷鹏刚,靳国良,张韫宏,李前树;硝酸铵表面单分子层自组装膜的结构表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9 |
姜雄平,许丹科,刘耀清,马立人;金表面抗原抗体的固定及其荧光法的测定[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1期 |
10 |
刘洪波,刘孝恒,汪信,陆路德,杨绪杰;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
11 |
陈志春,徐善浩,林汉枫,杨绍明,林贤福;LBL分子沉积法制备葡萄糖氧化酶电极[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12 |
傅崇岗,苏昌华,单瑞峰;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及其测定[J];分析化学;2004年10期 |
13 |
杨子刚,袁建军,程时远;生物相容性BAB型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J];高分子学报;2004年06期 |
14 |
孙捷,金鹏,王占国;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的电子学性质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2005年05期 |
15 |
雷忠利;刘亚兰;;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24期 |
16 |
甘治平;官建国;;硬模法制备无机空心球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5期 |
17 |
张秀莲;彭爱云;;4-甲基苯甲酸乙酯中的C-H…O氢键自组装(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8 |
谢志国;张爱英;叶霖;冯增国;;一类Fmoc保护二肽醇类凝胶因子的合成与凝胶化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23期 |
19 |
俞中平;刘博;叶波;孔伟;石欣超;翁晶晶;王智宇;;单分散锑掺杂氧化锡(AT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2期 |
20 |
冉千平;邓树山;吴石山;周栋梁;;Na~+,Ca~(2+)和Al~(3+)对聚丙烯酸钠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