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冲压挤出成型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交联聚乙烯管材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塑料挤出成型中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挤出理论的研究也愈来愈重视。由于柱塞冲压挤出成型工艺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能够用于加工聚四氟乙烯(PTF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高粘弹性材料。
柱塞冲压挤出机主要是利用“锻造”原理,采用横截面积较小的柱塞的间歇性的将物料推入挤出机筒内,在机筒内受热熔融,然后经口模直接挤出成型的加工方法。与传统柱塞挤出相比,具有熔融塑化好,设备和工艺过程简单等特点。
本文主要是根据柱塞挤出的成型特点,对柱塞冲压挤出机的挤出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中,将柱塞挤出机分为固体加料段、熔融段、分流段、成型段,分别建立了各段挤出过程的物理模型;详细分析了各段的温度;建立了柱塞冲压挤出机的间歇性加料、连续性挤出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挤出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所建立的柱塞冲压挤出模型,对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的成型加工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的生产情况相符,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柱塞冲压挤出机打下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Q320
|
|
|
|
1 |
王正洲,瞿保钧,范维澄,徐云华;聚乙烯的交联技术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1期 |
2 |
金可中,陈一东;聚乙烯交联技术与应用[J];化学建材;1998年04期 |
3 |
吴晓,柳和生,赖家美;塑料熔体在挤出模头中的停留时间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1期 |
4 |
吴贵芬;聚乙烯热收缩材料交联的FTIR研究[J];塑料科技;1994年05期 |
5 |
王克智;塑料助剂的开发及应用──润滑剂[J];塑料科技;1996年03期 |
6 |
尹延国,朱元吉,王晓枫,解挺;润滑挤出方法与模具设计[J];塑料科技;1997年03期 |
7 |
李筑音;聚四氯乙烯柱塞挤出工艺对制品性能及收缩率的影响[J];塑料;1997年03期 |
8 |
吴大鸣,刘颖,龙文保;几种用于建筑冷热水输送的塑料管材的比较[J];塑料;2001年02期 |
9 |
刘颖,龙文保,吴大鸣,丁玉梅;硅烷交联聚乙烯管材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塑料;2001年04期 |
10 |
郭林敏,李珍馥;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及其专用料性能研究[J];塑料;2002年04期 |
|
|
|
|
|
1 |
张振,张晓云,李永先;1997年我国工程塑料加工技术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1998年06期 |
2 |
刘广建,岳文贞,陈荣春;UHMWPE用于生物工程的摩擦磨损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1期 |
3 |
徐下忠,乐启发,张良武;聚四氟乙烯的加工成型技术[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3期 |
4 |
崔乾民,曾维高;UHMWPE板在冶金行业原料输送系统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10期 |
5 |
钱欣,程蓉;高抗冲聚丙烯材料的制备[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11期 |
6 |
苑会林;塑料管材用原料及模具设计和成型技术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1期 |
7 |
王金保,刘云英;PP-R给水管线性变形的预防措施[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4期 |
8 |
杨超,徐洪霞,戴芳;2002年我国工程塑料应用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7期 |
9 |
袁辉,刘廷华,刘云湘,敖欢;流动改性剂对UHMWPE流动及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5期 |
10 |
孙利民,申长雨,杨云珍;可控制纤维取向的长玻纤增强塑料管材挤出机头[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6期 |
|
|
|
|
|
1 |
王德禧,李兰,孟丽萍,李蕴能,章其忠,江梅;聚丙烯及其改性技术[J];工程塑料应用;1998年04期 |
2 |
李家琳,饶利滨;国内外塑-铝复合管材发展概况[J];工程塑料应用;1998年06期 |
3 |
祝景云,李敬泽,甄建,陈文淑,丁艳芬,郑梅梅,苏一凡;可辐照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专用料的研制[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8年03期 |
4 |
马琳;;可交联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的研制[J];化学工程师;1991年05期 |
5 |
王朴;铝塑复合压力管的结构特点[J];建材工业信息;1999年01期 |
6 |
韩洪军,刘灿生;硬聚氯乙烯(UPVC)给水管的卫生性能探讨[J];聚氯乙烯;1993年02期 |
7 |
潘家韫,汪素珍,陈棣培;无毒聚氯乙烯上水管的试制和应用[J];聚氯乙烯;1994年02期 |
8 |
杨清芝,赵尧森,苗冀荣,彭学成,张殿荣,宋钦兰;聚合物改性超细碳酸钙在交联聚乙烯中的应用研究[J];塑料工业;1990年02期 |
9 |
熊成文,程时先,裴栋宇;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在汽车领域的应用[J];塑料工业;1998年04期 |
10 |
彭响方,瞿金平;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填充体系挤出混合特性[J];塑料工业;1999年02期 |
|
|
|
|
|
1 |
;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活性与其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关系[J];世界橡胶工业;1995年01期 |
2 |
刘新民,许春霞,葛涛,杨金平;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3年06期 |
3 |
刘新民,崔涛,李琳;交联聚乙烯的应用及技术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3年05期 |
4 |
王勋林;孟跃中;R.K.Y.LI;;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的交联(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5 |
张永玲;弹性体交联用的多功能过氧化物[J];合成橡胶工业;1988年S1期 |
6 |
汪九山,张鹏飞,姚芳莲;聚丙烯固相自由基反应改性进展[J];天津化工;2003年01期 |
7 |
曾泽新;过氧化物-硫黄并用橡胶硫化体系[J];轮胎工业;1995年12期 |
8 |
王正洲,瞿保钧,范维澄,徐云华;聚乙烯的交联技术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1期 |
9 |
刘道辉;吕兆萍;姜磊;窦国庆;王海洋;;辐射聚合与辐射改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1年02期 |
10 |
陆丽萍;过氧化物在橡胶硫化中的交联机理[J];世界橡胶工业;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