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板剥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在微乳液中,通过调变微乳液组成制备层板剥离水滑石(LDH),并将其作为无机添加粒子制备层板剥离LDH/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其对聚合物基体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在烷烃/N-月桂酰基谷氨酸(LG)/水的O/W微乳液中,制备得到层板剥离水滑石和插层水滑石,并研究了微乳液中油相含量和烷烃链长对水滑石层板剥离程度的影响,同时对层板剥离水滑石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和形貌观测。研究表明,在微乳液中从无油相加入,到油相含量的逐渐增加,水滑石由插层结构向层板剥离结构过渡;微乳液中采用长链的烷烃有利于水滑石层板剥离的实现;与插层水滑石相比,层板剥离水滑石具有较大的孔容、比表面积和最可几孔径;高分辨电镜观察到层板剥离水滑石是纤维状。
将层板剥离水滑石作为无机添加粒子,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LDH/PVAc、LDH/PS和LDH/PMMA复合材料,采用共混方法制备了LDH/PVAc和LDH/PP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层板剥离水滑石在极性聚合物PVAc、PMMA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而在极性较弱的聚合物PS中分散相对不均匀。层板剥离水滑石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PVAc基体的热稳定性,对PMMA和PS基体的热稳定性略有提高。通过对LDH/PMMA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发现,添加层板剥离水滑石,能够提高PMMA基体的杨氏模量、最大拉伸强度和韧性,但并不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在无机添加量(2%)相同的情况下,碳酸根水滑石降低基体的最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韧性,只对杨氏模量略有提高;插层水滑石对杨氏模量、最大拉伸强度和韧性的影响介于插层水滑石和碳酸根水滑石之间,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与层板剥离水滑石相当。在实验范围内,层板剥离水滑石提高PP基体的抗冲强度并存在最佳添加量,插层水滑石在少量添加情况下对PP基体的抗冲性能无明显影响,适宜的添加量提高基体抗冲性能,碳酸根水滑石的添加降低PP基体的抗冲强度。
|
|
|
|
1 |
席欢,何静,EvansD.G,段雪;层板剥离水滑石的制备及影响因素[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2 |
余瀛;;母亲的布鞋[J];参花(上);2017年01期 |
3 |
赵时熙,R.Prinz,H.C.Goetting;含孔复合材料层板疲劳损伤扩展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1988年01期 |
4 |
呼延晓智;层板分层后屈曲分析的一维模型[J];航空学报;1988年03期 |
5 |
吴剑国,樊蔚勋;多个刚性核对层板应力集中的影响[J];镇江船舶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6 |
闻柏承,顾震隆;带或不带脱层的复合材料层板强度的预报[J];复合材料学报;1989年02期 |
7 |
陈思秋,李思简;对称层板二维的分层屈曲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
8 |
丘益元;;正交异性椭圆薄板和叠层板的大挠度弯曲[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9 |
徐厚华;邱昌兰;;复合材料层板有载孔孔边应力分析的解析方法[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10 |
李家驹;麦堪成;曾汉民;;C/G混杂增强聚砜及其共混物夹芯层板的弯曲和冲击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1989年01期 |
11 |
王汝敏;马蕊然;;复合材料正交迭层板拉伸损伤特征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2 |
阎相桥,杜善义,王铎;复合材料层板的层间应力分析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3 |
马晓东;孙志杰;顾轶卓;辛朝波;李敏;张佐光;;变厚度复合材料热压罐工艺层板厚度控制的实验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09年05期 |
14 |
赵利军;;铜/铝覆层板成形极限的理论分析[J];科技风;2009年17期 |
15 |
李晨;许希武;;缝合复合材料层板抗拉强度的预测[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9期 |
16 |
贾新强;郎利辉;;纤维金属层板制备成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精密成形工程;2017年02期 |
17 |
毛春见;许希武;田静;徐焜;;缝合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损伤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01期 |
18 |
李艳霞;李敏;张佐光;顾轶卓;;L形复合材料层板热压工艺密实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