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外加离子对铝阳极氧化膜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几种外加离子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的表面成分。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铝合金表面注入钛,再进一步进行阳极氧化,获得了铝钛复合阳极氧化膜层,使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更加平整均匀,提高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致密度;钛离子注入可以使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酸性和碱性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明显提高,但是并不影响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非晶态结构。
研究了镍离子和铬离子注入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表面成分和显微结构,结合电化学测试结果,讨论了离子注入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微观机制。镍离子注入使得铝阳极氧化膜表面结构和形态更加致密均匀,注入的镍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中以金属镍和氧化镍的形式存在。经过镍离子注入的阳极氧化膜在-1.0V到-0.5V的电位范围内呈现p型半导体性质。经镍离子注入的阳极氧化膜在NaCl溶液中有相对较高的耐蚀性。特别是在碱性NaCl溶液中,镍离子注入可以很大地提高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增强了铝阳极氧化膜在溶液中的自封闭作用。
经过铬离子注入的阳极氧化膜电化学阻抗谱的高频段阻抗值变大。R_p值增加,而C_p值减小。铬离子注入加速了铝阳极氧化膜在溶液中的自封闭作用。在浸泡的初期,铬离子注入使得阳极氧化膜多孔层电阻R_p增加,而电容C_p减小。随着浸泡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未经铬离子注入的阳极氧化膜的C_p和R_p变化相对较慢,而经过离子注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G174.9
|
|
|
|
1 |
张胜涛,黄宗卿;钛离子注入提高铝抗氯离子孔蚀能力的研究[J];表面技术;1995年05期 |
2 |
张松,张春华,张录廷,文効忠,吴维旻,王茂才;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SiC颗粒增强表层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空泡腐蚀性能[J];材料工程;2002年02期 |
3 |
郭红霞;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工艺[J];电镀与涂饰;2003年04期 |
4 |
石铁,左禹,赵景茂,张晓丰;铝合金表面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5年06期 |
5 |
冯立明,王月,王玉景;6063铝合金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5年02期 |
6 |
张建民,宗刚,朱宝瑜,温碧芳;生物处理电镀铬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9年05期 |
7 |
廖家轩,夏立芳,孙跃;氮和碳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铝合金表面氮化铝/类金刚石碳膜改性层的摩擦学特性[J];摩擦学学报;2001年05期 |
8 |
张威,杨胜科,费晓华;反渗透技术去除地下水中氟的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9 |
熊仁章,盛磊,郭洪光;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磨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3期 |
10 |
曾爱香,唐绍裘;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制备和应用及发展[J];表面技术;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