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固相混合法和溶胶一分步沉淀法研制了具有化学均一性、高度热稳定性和相稳定性的SnO_2基金属复合氧化物气敏材料,运用XRD、TEM、BET、EDS和TG-DTA等分析手段表征了纳米复合物的粒度、形貌、比表面、相组成、热稳定性和相稳定性,研究了合成反应可控条件,如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两组分共沉淀溶液的pH值和复合物组成等对SnO_2基纳米材料的物性、结构和气敏性能的影响,以得到最佳的可控合成反应条件。
在研究合成反应方法和条件对纳米材料物性影响的基础上,考察了材料组成、气敏操作温度、前驱体的焙烧温度和待测气体的种类和浓度等条件对材料气敏性质的影响。用固相混合法研制了WO_3-SnO_2纳米复合氧化物,组成为10%WO_3-90%SnO_2的样品对NO_2气体具有最佳敏感响应和选择性;用溶胶一分步沉淀法分别研制了WO_3-SnO_2和MoO_3-SnO_2纳米复合物。结果显示,第二组分WO_3和MoO_3的加入不仅抑制了焙烧过程中粉体颗粒增长、比表面的降低,同时有利于材料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提高;掺杂少量的贵金属Pd或包覆MgO、Al_2O_3氧化物可大大提高SnO_2基纳米复合物气敏材料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本文运用程序升温吸脱附(TP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实验,并结合气敏性能的结果,研究了复合氧化物表面对待测气体和氧的吸脱附行为、吸附气体的表面反应以及组分间电子相互作用,将气敏机制归结与化学和电子的协同效应,这将有助于对SnO_2基新型气敏材料的开发和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B383.1
|
|
|
|
1 |
王毓德,吴兴惠,李艳峰,周桢来;半导体p+n型气体传感器原理[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0年01期 |
2 |
张银洪;贺蕴秋;;气敏材料及其传感器选择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6期 |
3 |
徐甲强;韩建军;孙雨安;谢冰;;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11期 |
4 |
常剑,蒋登高,詹自力,宋文会;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敏感机理概述[J];传感器世界;2003年08期 |
5 |
魏少红,牛新书,蒋凯;WO_3纳米材料的NO_2气敏特性[J];传感器技术;2002年11期 |
6 |
易家保;氧化锡甲烷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1年04期 |
7 |
潘小青,刘庆成;气体传感器及其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8 |
王广健,尚德库,胡琳娜,赵全明,杨保和;敏感功能材料的气敏机理及二氧化锡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J];功能材料;2003年04期 |
9 |
张谢群,余家国,赵修建,赵丽,刘升卫;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3年04期 |
10 |
周明,田彦文,王常珍;常温下SO_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4年03期 |
|
|
|
|
|
1 |
杨友文,王建华;MEMS技术现状及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03期 |
2 |
杨华明,杜春芳,欧阳静,张向超,苏晓辉;掺杂纳米SnO_2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
3 |
徐甲强;王晓华;王国庆;王焕新;;氧化铟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结构表征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4 |
施云波,陈耐生;纳米技术在半导体陶瓷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0年06期 |
5 |
杨留方,赵鹤云,唐启祥,赵怀志;组合结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4年06期 |
6 |
孙宇峰,黄行九,刘伟,孟凡利,刘锦淮;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及其敏感特性[J];传感器技术;2004年07期 |
7 |
徐甲强;韩建军;孙雨安;谢冰;;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11期 |
8 |
徐海萍;提高半导体气敏元件检测能力的有效途径[J];传感器世界;2002年02期 |
9 |
常剑,蒋登高,詹自力,宋文会;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敏感机理概述[J];传感器世界;2003年08期 |
10 |
李冬梅;黄元庆;张佳平;张鑫;辜克兢;;几种常见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6年01期 |
|
|
|
|
|
1 |
娄向东,沈荷生,沈瑜生;ZnO系半导体陶瓷气敏传感器的进展[J];传感器技术;1991年03期 |
2 |
余林,徐奕德,蔡晟,李新生,黄家生,郭燮贤;SrO-La_2O_3/CaO催化剂表面的碱性和催化行为Ⅱ.CO_2同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红外研究[J];催化学报;1996年01期 |
3 |
李艳莉,尹诗,黄宝妍;室内甲醛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4 |
葛秀涛;银掺杂对CdFe_2O_4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4期 |
5 |
李江,陈彩凤,陈志刚;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J];景德镇陶瓷;2001年01期 |
6 |
田立强,潘国峰,赵彦晓,王静,孙以材;TiO_2薄膜氧敏元件的研究与发展[J];传感器世界;2002年07期 |
7 |
谢丹,蒋亚东,姜健壮,吴志明,李言荣,潘伟;一种新型气敏传感器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1年08期 |
8 |
潘小青,刘庆成;气体传感器及其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
|
|
|
|
1 |
徐伟宏,李凡,黄家锐,陈星,田超,张鑫,刘锦淮;SnO_2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纳米器件的制作[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2 |
吴兴惠,李艳峰,周桢来,田子华;实现气敏元件高选择性的一种方法[J];半导体学报;1993年07期 |
3 |
傅军,何平,董名友;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的气敏催化性能[J];半导体学报;2002年03期 |
4 |
吴兴惠,李艳峰,周桢来,田子华;实现气敏元件灵敏度倍增的一种方法[J];半导体学报;1994年09期 |
5 |
张彤,孙良彦,邹恩新;利用SnO_2中的稀土掺杂制作乙炔气敏元件[J];传感技术学报;1999年01期 |
6 |
韩元山,王常珍,田彦文,李光森,齐进刚,翟玉春;LaF_3固体电解质气敏元件对SO_2敏感性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
7 |
卢崇考;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气体传感器(连载二)[J];传感器技术;1997年02期 |
8 |
徐海萍;气-气复合型高选择性氢气敏感元件[J];传感器技术;1999年06期 |
9 |
余道建,沈瑞琪;NO_2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J];传感器技术;2001年04期 |
10 |
赵本刚,陈丽华,白旭东,张刚,全宝富;石英谐振式CO_2气敏元件[J];传感器技术;2001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