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结构信息和token比对的软件同源性检测技术研究

韩丽芳  
【摘要】:目前,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秀的软件越来越多,计算机软件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软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人们对计算机软件价值的更多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盗版就成为了日益严重的问题。现阶段,经发现一些开源代码中的部分代码频繁的成为别人抄袭的对象,因此能否发现这种代码的抄袭就变的十分重要。 如何维护计算机软件开发者的权益,也就是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成为了越来越值得研究的问题。软件的同源性鉴别可以为软件的知识产权提供很好的依据。软件的同源性鉴别指将两款软件从源代码到软件功能上进行比较,找出它们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以此作为软件知识产权的一个凭证。作为软件形成基础的程序源代码是进行比较和鉴别的重要依据。 软件同源性鉴别技术可以鉴别软件抄袭,在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软件抄袭主要表现为对代码的完全拷贝、函数名和变量名替换、语句顺序打乱、类型重定义等。目前市场上软件的同源性鉴别技术主要分为基于二进制可执行程序的同源性检测技术和基于源代码的同源性检测技术,其中基于源代码的同源性检测技术主要有三种:基于文本的同源性比对、基于Token的同源性比对和基于源代码语法结构的比对。 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同源性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以及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工具,主要从两个角度研究软件同源性检测技术:基于二进制可执行程序的同源性检测;基于token的软件同源性检测。 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二进制可执行程序同源性检测技术,其中包括该技术的实现步骤、关键技术、检测效果和相关技术模块等。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二进制可执行程序的同源性检测系统,并对二进制可执行程序的相似性度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基于token的代码同源性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出代码的完全拷贝、函数名和变量名替换、语句顺序打乱等抄袭手段,但是目前这种技术还不能检测类型重定义的代码抄袭手段。为了更加有效的检测出代码抄袭,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完全检测基于类型重定义抄袭手段的检测方式,能够检测所有的、任意层次的简单类型重定义、重复类型重定义、带指针的类型重定义等抄袭手段。 最后,本文对基于token的软件同源性比对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有效的比对出类型重定义的代码抄袭行为,提高检测的准确率,能够为软件同源性鉴别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令牌环(Token ring)打印服务器[J];今日电子;1995年02期
2 吴炬,邱光谊;IBM Token Ring局部网上的pc网络程序的汉化[J];中文信息学报;1987年02期
3 符政远;关于热键在程序中的使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1年07期
4 丁建立;陈坦坦;徐涛;;基于时间Petri网的航班延误链式反应模型构建[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4期
5 ;通讯设备[J];电子产品世界;1994年12期
6 魏俊涛;自动站单站监控系统[J];陕西气象;2003年03期
7 鄢勇;基于Token追踪的分布式互斥算法[J];计算机学报;1993年09期
8 杨英;Token Ring网络[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10期
9 STEVERIGNEY ,吕晓强;Token-Ring网的无线访问[J];个人电脑;1994年01期
10 张公忠;高速光纤环网(FDDI)技术特征与系统结构[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0年06期
11 朱家铿;一种新型的局部地区网络结构——总线环网(Bus-Ring)[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12 丁一峰;PASCAL直接执行系统[J];计算机工程;1985年03期
13 张公忠;IBM TOKEN RING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网络组成[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87年04期
14 侯维岩,费敏锐,汪敏,陈伯时;基于RFieldbus的Token-Passing协议实时性能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2期
15 赵驰;王镇宇;;广州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单程票的选型和应用[J];自动化博览;2005年S2期
16 ;第一章——局部网络技术概论[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86年Z1期
17 范玉璋;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指导检测技术课教学[J];中原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8 ;电脑病毒检测技术[J];计算机安全;2001年03期
19 林俊明;电磁(涡流)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09期
20 杨成杰;;安全漏洞检测方法与图书馆网络安全防护[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猪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2 张献;高圣伟;袁臣虎;张牧;张冠军;杨庆新;;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现状与新技术[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袁东瑛;;汽车发动机气缸体曲轴轴承承孔同轴度检测分析[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邓开福;;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海生;;地下油气泄漏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检测技术[A];地球物理调查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徐江涛;王志亮;鲍恩东;;新城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程秀芝;张申;任毅;甲贝贝;;锚杆相互耦合理论用于锚固质量监测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博林;;冷轧工作辊表面剥落形式及机理分析[A];全国轧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瑞琴;;安检入口处微量炸药的检测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夏俊芳;周勇;张平华;;基于虚拟仪器的排种器漏播检测技术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泉;福建马铃薯病毒的分子鉴定与检测技术[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2 夏响华;油气微渗漏理论与检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马伟;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郝魁红;基于低能射线多相管流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黄纯;电气信号数字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马良;黄曲霉毒素B_1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赵东平;海底隧道维修养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张辉;高频信道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9 王永红;基于全场并行共焦的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10 喻洪麟;计量圆光栅的原理、制造及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芳;基于结构信息和token比对的软件同源性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张娜;基于Token行为Petri网及其应用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3 曹爱新;松材线虫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4 孙壮心;沥青路面厚度及弯沉检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孙晓玲;基于带标识的模糊Petri网的加权模糊推理[D];河北大学;2006年
6 宁鸿成;远程跌倒检测技术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叶挺锋;火炮身管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臣昊;基于压缩感知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技术及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孙建芳;基于统计的音频隐写检测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杨小虎;集群监控中的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建琛;厦门首创子宫颈癌自我检测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2 来文;大庆钻具疲劳检测技术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张雁琳曾民君 记者 龚琛虎;江西赣州服装检测技术全省领先[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胜文;色彩检测技术与色彩管理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何北;国内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及质量检测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晁国荣 通讯员 龚伟;为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陈雪梅徐业富;茶叶稀土检测技术达国际水平[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北京天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实施办公自动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李雨田;济南召开包装检测技术及发展研讨会[N];中国包装报;2007年
10 记者 严风华;船用油颗粒污染度检测技术行业标准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