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演进产生深远影响,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中,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我们生存条件和资源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相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有了很大变化。过去人作为社会的小细胞,基于血缘关系构成家庭,基于同学关系建立社会组织,基于工作关系形成公司组织等。而进入现代信息网络社会,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在网络化,血缘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都要借助互联网,融入网络关系中,因而各种社会组织都在迅速网络化。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一种新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全球范围内的制度、组织和社会参与者联网的能力将置于人们研究、分析视野的中心。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正确组合,人类利用这些技术的能力,以及基于网络的组织机构的重建变得更加重要,成为确保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创造力的关键。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作者选择对网络社会中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问题作为博士论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共分7章。首先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即信息化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变迁,使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在国家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提出了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问题。其次,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了梳理,从中找出本文的研究立足点。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后发现,国内外研究者大多是以工业社会为背景展开自主创新问题研究,对网络社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较少,企业如何在网络社会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成为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创新点。第三,论文分析了网络社会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文章认为,网络社会具有经济行为的全球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工作方式的灵活化等特征,它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封闭式创新模式适用的前提条件或背景已经受到了网络社会的冲击和破坏,网络社会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成为必然。这种创新模式具备易于构建自身价值网络、易于利用外部知识、易于充分利用全球知识资源等优势。第四,文章基于知识创造理论分析了网络社会中自主创新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社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第五,文章进行了数值仿真。对复杂网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以无标度网络理论以及网络社会中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有关网络社会中开放式自主创新演化模型的六点假设,针对节点、边的增减过程,模拟网络社会中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演化过程,从而构建了网络社会中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演化模型。进一步设计仿真方案。运用Matlab对该演化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第六,论文以华为公司作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其创新历程,研究表明,华为的开放式自主创新过程符合本文提出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进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第七,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从政府宏观和企业微观层面,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并对网络社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下列三个方面:一是首次以网络社会为背景,研究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经营环境变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从知识交叉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机理,并构建了网络社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三是运用数值仿真,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网络社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基于无标度网络构建网络社会开放式自主创新演化模型,运用Matlab,对网络社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构建过程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我们既应该看到其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对提升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也要规避由此产生的网络锁定和网络脆弱的风险。’
|
|
|
|
1 |
曹方;;以三种自主创新模式推进产业发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