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DVB码流分析系统的实现及相关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对数字电视系统进行检测和监控的码流分析系统的研制成为该领域热点。考虑到实验室应用和现场工程应用对传输码流的检测范围、精度、成本、易携带性、操作性等的不同需求,结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网络运营的全程、全网、连续监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嵌入式DVB码流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本设计对码流分析及实现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关注软硬件资源充分优化利用和软件系统开发,最终完成了基于Java技术和嵌入式Linux的远程码流分析系统。
基于网络的嵌入式码流分析系统结构简单,功能丰富,充分利用了硬件的实时性和软件的灵活性。利用Linux系统良好的网络支持特性和Java技术的跨平台特性,简化了客户端软件的开发,降低了运行环境要求。此系统成本低,体积小,运行稳定,基于网络,便于在广播电视网络运营中多点布置进行监控检测。
论文首先介绍了MPEG-2和DVB标准族以及最新的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然后详细介绍了DVB测试标准ETSI TR101290中的基带测试规范,确定系统需求;接着详细论述了硬件和软件结构以及实现,针对码流分析系统实时性强的特点,硬件设计采用了ARM+FPGA设计方案;软件系统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器和Java Applet的远程用户界面,完成系统的网络交互功能;并对开发中涉及到的软硬件关键技术和通信协议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并给出论文工作总结。
目前,本设计“基于网络的嵌入式DVB码流分析系统”已经基本完成,实现了硬件和软件模块,进行系统联调,整体性能优良。文中最后做了工作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
|
|
1 |
潘其涛,方向忠,余松煜;新的DVB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2年05期 |
2 |
惠新标,董永强,戚丹青;MPEG码流分析仪的软硬件实现[J];通信学报;2001年10期 |
3 |
杨军山,张兰英,孙金惠;数字电视的测量[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2年12期 |
4 |
郭国平;MPEG-2编解码器技术[J];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17期 |
5 |
李光,应继军,高剑青;广电网络数字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现代电视技术;2004年01期 |
6 |
余智;数字电视广播(DVB)——电视的将来[J];现代电视技术;1999年S1期 |
7 |
刘静;用FPGA实现DVB标准中的卷积交织[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1年05期 |
8 |
张升奇;数字多媒体广播平台及其关键技术[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2年06期 |
9 |
刘剑波,关亚林;利用可编程器件设计DVB-C系统中的RS编码器[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0 |
卢洪武;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链路计算[J];山东科学;2003年01期 |
11 |
吴兵;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结构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年08期 |
12 |
刘波;浅谈开放式有线数字电视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03年18期 |
13 |
吴小强;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04期 |
14 |
胡宁,崔铁生
,吴楚;基于PCI总线的卫星DVB接收卡设计及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4年03期 |
15 |
解浩波!010058,徐振媛!010058,邢建钢!010058;数字压缩技术在内蒙古卫星地球站中的应用[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1998年03期 |
16 |
潘其涛,方向忠,余松煜;MPEG-2 & DVB传输流分析系统的软件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2年11期 |
17 |
何天翼,周源华;DVB数据广播中Data Carousel协议的研究及实现[J];通信技术;2002年01期 |
18 |
李斌,叶志远,胡智鹏,潘爱民;基于IP网络的条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3年07期 |
19 |
曾勇洁,王群生;MHP中间件解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20 |
王超,刘丽敏,王欣;DVB-C数据广播系统在宽带网络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应用;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