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网络中的多播RWA算法及仿真实现
【摘要】:
与传统光网络相比,全光网络可以实现光信号的端到端透明传输,因而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透明性,逐渐成为未来光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以HDTV为典型代表的各种高带宽业务的需求使得全光网络中的多播技术成为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全光网络中的分光器及波长变换器一般分布稀疏,因此全光网络中的多播问题同时受到波长连续性和光传输损耗的约束。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全光网络中的新型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本算法采用逐个加入目的节点的方法,使每次加入多播树的树枝满足尽可能多的剩余波长和尽可能少的跳数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算法的灵活性,在因网络资源有限无法构建单一多播树的情况下,尝试构建多播森林,以获取更高的多播连接建立的成功率。
为了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使用OPNET仿真软件搭建了全新的多播路由与波长分配仿真平台。波长分配过程的包格式参考了RFC4875对于多播资源预留包格式的规定,并针对全光网络的特性做了相应扩展。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新型RWA算法较好的改善了网络阻塞率。
最后,对该全光网络多播RWA算法及多播仿真平台的实现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可以改进的方向。
|
|
|
|
1 |
徐济仁;牛纪海;陈家松;;全光网技术及其应用[J];电视工程;2002年02期 |
2 |
刘雪菲;上海全光网络科技闪亮登场2002′CCBN广电展[J];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07期 |
3 |
;通信技术课堂——全光网络[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02期 |
4 |
张佰成;美国全光网络现状[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05期 |
5 |
谢艳丁,马明,陈建松;全光网络关键技术及其安全管理[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6 |
张桂卿;全光网的展望[J];有线电视技术;2005年22期 |
7 |
程世盛;;利用OCDMA和WDM技术构建全光网络[J];光子技术;2006年04期 |
8 |
王康文;全光网络[J];世界科学;1996年04期 |
9 |
蒋丽娟;全光网络中的光器件[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1年06期 |
10 |
解金山;;研发全光网络技术只争朝夕[J];电子设计技术;2001年08期 |
11 |
谢崇进,叶培大,林金桐;光时分复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电信科学;2000年02期 |
12 |
蔡茂国,杨淑雯,殷洪玺;光码分多址全光网络实现方案[J];电子学报;2001年08期 |
13 |
罗元,张毅,黄尚廉;应用于全光网络的光开关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1年06期 |
14 |
孙卫强,李津生,洪佩琳;基于固定多选路由的全光网络资源信息交换机制[J];通信学报;2004年08期 |
15 |
夏俊,喻敬海,吴志坚;全光网络迂回路由的算法及性能分析[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
16 |
陈阳;全光网络与光子器件[J];现代通信;2000年10期 |
17 |
王志文;李增智;薛文革;;全光网络的聚合配置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1年06期 |
18 |
李月卉;全光网络在通信领域的应用[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19 |
陈希明;周平;;光开关主流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6年03期 |
20 |
刘飞;闫志宇;;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J];科技资讯;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