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户采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因素及采纳行为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又一次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经营行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劳动者素质以及思想观念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十分突出,区域内部的贫富差距现象仍然存在。农民收入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其对农业推广和技术创新的接受能力。
本文以东海县农民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学习过程为例,采用PRA调查方法,系统分析影响农户采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因素,同时运用KAP调查方法,对农户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差异进行快速评估,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农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生产的目标,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农户的技术采用决策,导致了农户只能是“有限理性的小农”,其生产目标是在特定因素影响下以风险较小化为前提的相对利润最大化。
2、农技推广人员能够有效地地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知识传播到农户手中,结果绝大多数农户都能正确了解农药的使用技术。推广机构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知识的传播,进而对农户的采用行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3、不同收入农户之间的技术采用决策存在较大差异,高收入农户最终采用技术的比例明显高于低收入农户的比例。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相关建议。
|
|
|
|
1 |
李远,孟晓宏;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J];世界农业;2000年02期 |
2 |
高启杰;国际农业推广改革中的分权战略[J];世界农业;2000年07期 |
3 |
刘松林;农业推广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农业;2000年08期 |
4 |
樊启洲,郭犹焕;关于农业推广教育改革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
5 |
高启杰;从国外农业推广分权论我国农业推广改革[J];科技导报;2000年10期 |
6 |
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弊端及改革思路[J];农业科技管理;2000年06期 |
7 |
杨清岭,吕云茹,祁道昌,张书汁,许时伦;连锁辐射农业推广模式方法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
8 |
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J];中国农技推广;2000年03期 |
9 |
聂闯,李明,詹远明;别具特色的日本农业推广事业[J];世界农业;2001年07期 |
10 |
王生凤,武夷山;农业推广和信息咨询应以妇女作为重要目标群体[J];科技导报;2001年04期 |
11 |
张广胜;农业推广中农业信息的传播[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1年04期 |
12 |
周可金;当前我国基层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4期 |
13 |
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8期 |
14 |
沈贵银,顾焕章;农业推广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2期 |
15 |
;美国农业推广的经验与启示[J];乡镇经济;2002年02期 |
16 |
洪国忠
,郑海清;美国农业推广经验的启示[J];河北农机;2002年04期 |
17 |
章楷;我国历史上的农业推广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18 |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名单[J];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02期 |
19 |
谢建华,韩清瑞,李雪奇;日本的农业推广及信息体系[J];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03期 |
20 |
;江苏开展“三资开发农业推广年”活动[J];江苏农村经济;200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