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属植物缺铁适应性反应中IAA的作用
【摘要】:
以苹果铁高效基因型小金海棠和铁低效基因型山定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铁水平条件下根系内源IAA浓度、介质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与正常铁水平处理(40μ M Fe)相比,在缺铁(4μ M Fe,0μ M Fe)胁迫下,小金海棠根系内源IAA浓度从处理的第二天开始显著升高,第六天极显著地升高并达到峰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内源IAA的浓度类似,介质pH值从处理的第二天开始降低,第三天极显著地降低。去顶和茎基部涂抹IAA极性运输抑制剂TIBA则抑制了根系IAA浓度的升高,根际酸化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增加。而山定子在三种铁浓度处理下,根系IAA浓度、根际酸化能力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与正常铁水平相比无明显变化。嫁接试验表明,接穗为小金海棠,缺铁后根系都出现IAA浓度上升、介质pH值降低以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升高。而接穗为山定子,缺铁后根系IAA浓度、介质pH值以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认为,IAA可能是苹果属植物地上部产生的缺铁适应性反应的信号物质,调控苹果铁高效基因型植物根系缺铁适应性生理反应。苹果属植物基因型之间对缺铁胁迫反应上的差异,也给铁高效基因型筛选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用IAA生物合成关键酶(IPDC)的抑制剂β-苯丙酮酸处理,抑制了小金海棠根系IAA浓度的升高,但植物叶片中IAA氧化酶活性并未下降,故推测在缺铁条件下小金海棠体内IAA浓度的升高与IAA的氧化分解无关,而与IAA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有密切关系。说明缺铁胁迫小金海棠根系IAA浓度的升高是来源于地上部合成的IAA增多并向根系的极性运输所致。
|
|
|
|
1 |
吴曼;王蓓;董彦;沈向;毛志泉;;苹果属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
2 |
江宁拱;;苹果属植物幼叶卷迭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3 |
;沉痛悼念我国果树学家李育农教授[J];果树学报;2006年02期 |
4 |
刘家培;袁唯;张文炳;;云南苹果属植物—新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5 |
张云贵,成明昊,尹克林;十九种苹果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J];西南园艺;1999年01期 |
6 |
李春俭,张福锁,谭祖卫;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及其调控[J];世界农业;1995年09期 |
7 |
王忆;许雪峰;孔瑾;李天忠;韩振海;;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及其应用[J];果树学报;2007年04期 |
8 |
张冰冰;梁英海;田彬彬;宋洪伟;李峰;刘洪章;;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RAPD亲缘关系研究[J];中国果树;2008年02期 |
9 |
刘捍中,蒲富慎,任庆棉,刘立军;无融合生殖苹果属植物的某些特性[J];园艺学报;1989年01期 |
10 |
周志钦;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特征研究初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
11 |
马丽清;韩振海;周二峰;许雪峰;;盐胁迫对珠美海棠和山定子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6年04期 |
12 |
李春霞;曹慧;;干旱对苹果属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
13 |
樊卫国;康杏媛;范恩普;班小重;;贵州苹果属植物资源调查报告[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0年01期 |
14 |
任庆棉;;我国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山西果树;1990年03期 |
15 |
梁国鲁,李晓林;中国苹果属植物染色体数目新观察[J];西南农业学报;1991年04期 |
16 |
杨洪兵,韩振海,许雪峰;NaCl和等渗PEG对苹果属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7 |
张治钧;微量元素肥料(七)[J];新农业;1986年22期 |
18 |
郎家文,李翠兰,童风;“颗颗灵”矫治金川雪梨树缺铁黄叶病[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年05期 |
19 |
周志钦,沈明林,潘永红,张京收;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特征与分类学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0 |
黄冬艳,胡国良;仔猪对铁的需要与缺铁的预防[J];饲料博览;200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