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肥对河南温室黄瓜根际植物线虫及其它营养类群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练城乡黄瓜温室中进行,旨在明确本实验室研制的2种新药肥(SB、SY)和3种腐植酸类物质(NaFA、KFA、CFA)对温室黄瓜根际植物线虫数量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它营养类群数量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温室采土样和室内分离鉴定,共鉴定出线虫6目13科18属,分归于食细菌类、昆虫线虫类、植物寄生类、杂食/捕食类和食真菌类。植物线虫类共1目4科4属,包括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垫刃线虫属Tylenchus和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但螺旋线虫数量很少。
研究结果表明:① 2种新药肥SB、SY防治区根结和矮化线虫数量低于化学杀线剂线克防治区,随着时间差距更加明显;SB、SY在生长季后期与线克防治区相比,增加了食细菌类和昆虫线虫优势度。② 与清水对照相比,9个SY不同浓度与频率的组合在生长季后期,对矮化线虫有抑制作用,且600ml浓度和400ml浓度好于200ml,45天1次和30天1次的频率抑制效果整体好于15天1次。③ 在生长季后期,5种腐植酸物质(CFA、NaFA、KFA、CFA+SY、NaFA+SY)及SY防治区矮化和根结线虫低于对照区,且CFA+SY数量最低;除CFA+SY外,其它5种处理在生长季后期,与清水对照区相比,增加了食细菌线虫、昆虫线虫的种群密度和优势度,CFA+SY使昆虫线虫数量有降低,但优势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