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状况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所设置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难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全面推动农产品安全生产,已成为目前全国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天津市是全国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最早的省市之一,通过对天津市农产品生产(尤其是种植业)现状的调查,发现天津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一直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重基地认定,而对基地投入品的监管不到位,许多无公害基地或公司仍存在名不符实情况;快速检测设备和方法仍难以满足需求,致使农产品大部分还是无序销售;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创新有待提高,推广普及力度有待加强;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获取新技术的渠道不畅。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及对生产基地、职能部门的调查,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提出了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发展对策。①强化政府主导与扶植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制度。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控。③建立完整的农产品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④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重点抓好基地建设和提高生产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