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变异
【摘要】:生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是姜科、姜属能形成根状茎的一个栽培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南非、北美和澳大利亚也有栽培,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高效多用途蔬菜。生姜以根状茎作为繁殖材料,繁殖系数低,容易通过种姜传播病害,而且长期无性繁造成种性退化。由于姜很少开花结籽,因此无法通过有性杂交手段进行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本论文以河南鲁山县张良姜、陕西城固黄姜、湖北枣阳生姜、四川竹根姜为试材,建立了生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胚性悬浮系再生体系,获得了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分析了离体培养过程中的体细胞变异情况,获得如下结果:
1 以各生姜地方品种的茎尖组织为材料,诱导产生了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筛选出了适于胚性愈伤诱导及扩增最佳培养基MSN+1.0mg·L~(-1)2,4-D+0.2mg·L~(-1)KT+3.0%蔗糖+0.7%琼脂;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MS+0.2mg·L~(-1)2,4-D+5.0mg·L~(-1)BA+3.0%蔗糖+0.7%琼脂;根状茎形成培养基MS+3.0mg·L~(-1)BA+0.1mg·L~(-1)NAA+6.0%蔗糖+0.7%琼脂。植物激素、氮源对生姜茎尖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再分化有较大影响。蔗糖比葡萄糖更利于根状茎的诱导,活性炭对根状茎诱导没有明显作用。不同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以及植株再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2 以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并获得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悬浮细胞干重和pH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接种量和AgNO_3含量对悬浮细胞的生长都有影响:最佳接种量为1.0%,最适AgNO_3浓度为6.0mg·L~(-1)。不同品种间胚性细胞悬浮系的生长能力不同。悬浮系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低于其对应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能力。
3 利用生姜胚性细胞悬浮系成功分离得到原生质体,获得SC姜再生植株。酶种类和浓度、渗透压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分离原生质体有重要影响,最佳酶液组成为4.0%纤维素酶、1.0%离析酶、0.1%果胶酶、11%甘露醇、0.5%CaCl_2和0.1%MES。原生质体产量达到6027×10~6g~(-1),原生质体活力为90.7%。悬浮培养时间对分离原生质的产量和活力有影响。葡萄糖比蔗糖更利于纯化后原生质体分裂和生长。低浓度的AgNO_3(2.0-6.0mgl~(-1))可以降低原生质愈伤组织褐化速度。不同品种间在原生质体分裂、愈伤组织分化、植株再生方面有显著差异。
4 对各品种生姜的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胚性悬浮系再生植株、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外部形态没有明显变异。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异。RAPD多态性分析表明,再生植株存在较广泛的体细胞变异。对各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悬浮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学鉴定和RAPD分析表明,愈伤组织的体细胞变异率远远高于再生植株的体细胞变异率。继代次数对体细胞变异率也有影响,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体细胞变异率有上升趋势。
|
|
|
|
1 |
裴新梧,王亚馥;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与作物育种[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5期 |
2 |
廖兆周,劳方业,颜秋生,张雷琴;甘蔗原生质体培养──快速再生植株[J];甘蔗糖业;1999年06期 |
3 |
张伟,简玉瑜;籼稻原生质体游离培养及再生植株[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4 |
徐明良,杨金水,胡容霞,葛扣麟;水稻原生质体高频分裂及基因转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5 |
廖兆周;甘蔗原生质体培养──一个可再生植株的细胞系的特征[J];甘蔗糖业;1999年05期 |
6 |
佘建明,吴敬音,周邗扬;陆地棉原生质体高频率分裂及植株再生[J];遗传学报;1993年06期 |
7 |
张伟,简玉瑜;普通野生稻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8 |
贾勇炯,陈放,李英,何小莉;从水稻根部悬浮培养细胞分离原生质体及植株再生[J];生物工程学报;1994年02期 |
9 |
张宝红;棉花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综述)[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0 |
;植物细胞、组织及原生质体培养[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6期 |
11 |
唐巍,欧阳藩;松柏类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6年06期 |
12 |
;生姜增产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77年03期 |
13 |
程;生姜的栽培管理[J];台湾农业探索;1990年03期 |
14 |
吴永东;生姜生产沉浮录——四川营山生姜基地的调查思考[J];农家顾问;1996年07期 |
15 |
黄安忠;;八德村农民靠种生姜致富[J];农家之友;1996年08期 |
16 |
唐巍,欧阳藩,郭仲琛;火炬松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J];木本植物研究;1997年03期 |
17 |
牛峰;生姜亩产4000以斤高产技术[J];北京农业;1997年01期 |
18 |
陈丽娟;生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1998年01期 |
19 |
高山林;生姜组培脱毒苗及高产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1999年05期 |
20 |
;窖贮生姜[J];农民致富之友;199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