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脂大小蠹寄主植物引诱剂研究和适生区分析
【摘要】: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原产于北美洲,1998年以来在我国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相继暴发成灾,寄主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大量死亡,造成当地林业和生态环境严重损失。本研究从其寄主植物油松挥发物分析入手,分析探索其对红脂大小蠹寄主选择行为中的起关键作用的信息化学物质,并根据对历史气候资料和其他相关潜在寄主挥发物的分析和分布作出该虫适生区的推断,为该虫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并采用热脱附(TCT)、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通过对生长季5—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25种。而对于经常构成蠹类害虫树体引诱剂组分的萜烯类成分在其中占居较高的比重,主要为3种成分(S)-(+)-3-蒈烯,(R)-(+)-α-蒎烯和(S)-(-)-β-蒎烯,占萜烯类总量96%以上。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和萜品油烯等成份。油松萜烯类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在叶和干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采样的其干部和叶部的萜烯类挥发成分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不同径级的树干和不同的季节成分和结构有所差异,而林木受害后其挥发性成分有所差别。
触角电位反应(EAG)实验,雄性和雌性红脂大小蠹对化合物的反应不同,但双方都对(S)-(+)-3-蒈烯反应最强烈,雄性其次为(R)-(+)-α-蒎烯、(-)柠檬烯、(+)柠檬烯,而雌性却为(-)柠檬烯、(+)柠檬烯和(R)-(+)-α-蒎烯。
在嗅觉仪实验单物质测验引诱效果排序(S)-(-)-β-蒎烯,(S)-(+)-3-蒈烯,(R)-(+)-α-蒎烯。与三物质不同比例配方比较,(S)-(-)-β-蒎烯引诱效果依然最高,而另外2者基本无差别。验证虫粪和雌雄成虫活体本身都有一定的引诱能力,但比树体挥发物要差很多。
野外实验证明,(S)-(+)-3-蒈烯为单一组分的诱芯在林间获得最佳的引诱效果。红脂大小蠹日间活动的高峰期为下午温度适宜条件时,而每年5月下旬为其成虫的扬飞盛期,标记回捕实验表明风向是决定诱集范围的决定因素,实验用诱芯顺风方向有效距离大于50米。
根据历史气候记录研究发现1997年的干旱气候是造成1998年红脂大小蠹害虫的突然暴发的原因,以此为依据又提出该害虫气候适生区并非目前发生区,随气候转常会逐渐下降直至气候条件适宜再度暴发,而最危险的区域应该是以此气候数据为预测范围的其他更加干旱地区,如果有适宜寄主并传入害虫将会严重发生。
|
|
|
|
1 |
薛宛绳;;用寄主植物引诱剂防治红脂大小蠹的试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5期 |
2 |
温秀军;;“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及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J];河北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
3 |
王涛;葛雪贞;宗世祥;;气候变化条件下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环境昆虫学报;2018年04期 |
4 |
泽桑梓;赵宁;王大纬;季梅;杨斌;;反-2-己烯醛对褐梗天牛成虫引诱剂的作用效率[J];中国森林病虫;2013年03期 |
5 |
王涛;;红脂大小蠹入侵对北京地区油松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5期 |
6 |
唐冠忠;丛兴武;刘时赛;赵小宇;王英杰;孙宝元;张剑;;红脂大小蠹灾前有效管控机制与技术方案[J];河北林业科技;2019年01期 |
7 |
马雨亭;红脂大小蠹的综合防治[J];太原科技;2002年03期 |
8 |
崔骁芃;石娟;王海香;刘永华;余昊;;基于MaxEnt模型的红脂大小蠹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J];植物保护学报;2019年04期 |
9 |
温秀军,赵志新,高宝嘉,李明,梁佳林,Jan Vrkoc,Milos Knizek;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林间引诱试验结果初报[J];河北林业科技;2003年03期 |
10 |
陈茁新;;中国林业专利选摘[J];林业科技开发;2006年03期 |
11 |
牛建忠;李淑丽;;红脂大小蠹的入侵对邢台市林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林业;2005年02期 |
12 |
王鸿斌,张真,孔祥波,沈佐锐,金幼菊;油松萜烯类挥发物释放规律与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3 |
覃责实;石娟;郝艳平;崔骁芃;李碧鹰;;基于氢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中国地区红脂大小蠹溯源追踪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5期 |
14 |
张国庆;;朝阳市红脂大小蠹发生与防治措施[J];新农业;2019年01期 |
15 |
刘满光;徐振华;赵玉芬;刘彦伟;高广瑞;;红脂大小蠹诱捕效果影响因子调查与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6年06期 |
16 |
刘俊强;浅谈红脂大小蠹的防治[J];山西林业;2005年02期 |
17 |
刘光生,王俊华,韩惠娟,王建平;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2003年01期 |
18 |
闫银团
,张明
,高念平;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及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
19 |
许巧玲;管涔林区防治红脂大小蠹初探[J];山西林业;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