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的构建与检验
【摘要】:伴随着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不断显现,中国加快了生态保护的步伐,在十七大中正式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素养决定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应先对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行提升。然而,长久以来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形成,各级政府机构率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对生态文明素养的概念及测评进行深度探索,期望能为行政管理机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提供参考。
本文在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提出了生态文明素养的概念,明确了生态文明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构建了包含五个二级指标和十四个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素养测评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并通过小样本测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证明了问卷结构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通过文本研读法、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确定生态文明素养的概念;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文明素养各指标的权重;问卷调查过程使用一致性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等对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一系列的探索。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建立了生态文明素养的评价体系,构建了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证实了评价体系和问卷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生态文明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明确了生态文明素养各个内容结构对于生态文明素养的作用;三、通过对天津市某系统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实证调查,考察了部分群体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并运用数据分析探寻了影响生态文明素养的因素。针对受测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结果处于中等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进而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