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固体酸强化水解螺旋霉素效能及机制研究
【摘要】:抗生素生产废水中一般含有高浓度的抗生素,在排放到环境水体之前,必须经过有效处理,降低其浓度及生物毒性。近几年,强化水解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性和选择性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及环境从业者的关注。通过提高水解温度,降低或升高废水的pH值,抗生素分子药效官能团中的酯键、酰胺键、糖苷键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效水解,从而有效降低其浓度并削弱其抑菌性。本研究针对螺旋霉素生产废水,采用三种体系的固体酸对其进行强化水解预处理,已期降低其浓度并且降低其生物有效性暨效价。针对TiO2/SO42-型超强酸体系,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制备的固体酸总酸度均为1.1-1.2 mmol/g之间;在温度为35℃,固体酸投加量为1.0 g/L,螺旋霉素的初始浓度为20mg/L,经过360min的Ti 15和Ti20的水解过程,螺旋霉素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52.7%和61%,效价分别降低69%和71%,浓度和效价去除率与固体酸总酸度呈正比关系,通过提高水解温度可增强水解效能;水解过程中药性官能团碳霉糖脱落,水解产物效价降低;对含443 mg/L螺旋霉素的抗生素生产废水,水解温度为35℃时,固体投量为20 g/L,分别经过固体酸Ti 15和Ti 20的强化水解作用,螺旋霉素浓度分别减小58.8%和99%,残余抗生素效价分别减小56.2%和 94.8%。针对杂多酸体系,试验发现三种杂多酸酸度均在1.1-1.2 mmol/g之间。在同一条件下,三种杂多酸强化水解螺旋霉素的效能顺序为硅钨酸磷钨酸磷钼酸。在水解温度为35℃硅钨酸投量为1.0g/L时,经过360min的强化水解,螺旋霉素浓度和效价均能达到100%去除。水解产物分析发现三种杂多酸的强化水解过程中均有碳霉糖和forosamine糖的脱落,这两种螺旋霉素的药效官能团的掉落会导致其效价的减小。对含443 mg/L螺旋霉素的抗生素生产废水,在水解温度为35℃,硅钨酸投量为10 g/L时,经过60 min的强化水解,废水中螺旋霉素也可达到100%去除。针对SiO2/SO3H固体酸体系,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0.4 ml硫酸/g的正硅酸四乙酯,锻烧温度600℃,制备材料的总酸度在1.1-1.25 mmol/g之间。在最优水解条件下,经过SiO2/S03H固体酸强化水解,20 mg/L的螺旋霉素能在120 min内100%去除,体系内效价能降低40%。对含螺旋霉素433mg/L的抗生素生产废水进行水解预处理,在温度为35℃C,固体酸投加量为10 g/L条件下,180 min后实际废水中螺旋霉素被去除60%。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强化水解抗生素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通过优化固体酸的制备条件提高其酸性特性和水解活性,通过优化水解条件提高水解速率和水解效能,最终实现对抗生素浓度、效价和产甲烷抑制性的降低。本工作为抗生素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物化处理方法,可为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实际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
|
|
1 |
赵凤娟;罗耀;宫本宁;张毅;肖陈贵;牛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的螺旋霉素(Ⅰ型)和新螺旋霉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11期 |
2 |
牛梦旗;朱家文;陈葵;吴艳阳;杨生武;应喜平;;必特螺旋霉素的工业结晶过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
3 |
杜仙娥;付联群;李红梅;;必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中亮氨酸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6年09期 |
4 |
范卫红;赵长伟;秦培勇;王军;于洋;栾兆坤;;水中螺旋霉素的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J];环境化学;2011年12期 |
5 |
李桢林;江维;王永红;郝玉有;储炬;庄英萍;张嗣良;;亮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3期 |
6 |
吴春海;郝玉有;王永红;储炬;庄英萍;张嗣良;;统计学法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发酵培基养[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7期 |
7 |
习兵霞;王永红;黄明志;储炬;张嗣良;;添加异戊酸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8 |
孙承航,姜威,金文藻,王以光;生技霉素E(4"-异戊酰螺旋霉素Ⅰ)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0年01期 |
9 |
陈伟旭;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前后的细菌动态变化及临床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1998年01期 |
10 |
彭静,成华;中药治愈螺旋霉素中毒一例报告[J];江苏中医;1993年04期 |
11 |
吴织芬;螺旋霉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放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
12 |
李友荣,罗镜青,刘立新,傲建平;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Ⅱ.螺旋霉素产生菌的理性化筛选[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
13 |
李友荣,宋健瑜,黄予良,董树沛;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Ⅲ.溶氧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6期 |
14 |
刘昌焕;廖崇娟;杨都;;螺旋霉素和麦迪霉素发酵中溶氧参数研究[J];医药工业;1988年08期 |
15 |
马国瑞,李春九,石伟勇,陈美慈,朱旗,高正华,叶永莉;螺旋霉素废渣农试效果的研究(简报)[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16 |
刘庆熙;刘庆姝;;螺旋霉素加甲硝唑局部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铁道医学;1989年03期 |
17 |
谷成仁;王淑平;;螺旋霉素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9年04期 |
18 |
А.Жеребиров;盛蕴纯;;螺旋霉素用作猪饲料添加剂的效果[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