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植物园发展趋势与规划设计特征研究
【摘要】:世界现代植物园源于欧洲文明,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环境科学的进步和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进一步认识,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愈来愈紧迫和重要。美国植物园事业历史较短,但已在国际相关领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国的植物园建设具有极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但目前国内鲜有从区域视角出发,对美国植物园发展历程及规划设计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美国植物园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发展现状的客观总结以及规划设计特征的系统分析。在对文献收集、研究的基础上,搜索并筛选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认证的美国植物园,以时间为轴绘制数量变化图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将其发展历程划分出“孕育期”、“成型期”、“繁荣期”、“沉淀期”等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典型植物园建设情况梳理归纳,总结出美国植物园发展呈现多元复合的演变趋势。检索美国植物园中的BGCI会员,并综合考虑收录植物类型、隶属关系、自然环境、建成时间、面积规模、专业及社会影响力等条件,最终筛选出77个植物园作为从第四章起的重点研究对象。探究其自然及人文地理区划下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其权属面积、功能服务等现状情况并归纳目前美国植物园的主要特点。实地考察美国植物园中的优秀建成案例。进而,通过定量及定性分析,从布局相关性、交通可达性以及功能联系性角度剖析植物园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关系;总结出圈层保护式、山水空间式、文化集锦式及复合交融式的空间布局方式;归纳其在景观表达方面,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展示、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人性化的空间营造等显著特征;梳理植物专类分类展示的演变过程并总结8种主要类型。最终归纳美国植物园规划设计特征,为未来植物园的发展建设及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