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绣线菊属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摘要】:
绣线菊属(Spiraea)植物着花繁密,叶型多样,生态适应性强,繁殖容易,观赏价值高,具有木本切花的潜力。我国拥有丰富的绣线菊属植物资源,是该属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都很高。但是目前国内尚没有开展对绣线菊属植物种质资源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影响到绣线菊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首先详细地调查了北京地区绣线菊属植物种质资源,包括对北京松山、房山、妙峰山、雾灵山、百花山等地自然分布的绣线菊属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对市内北京植物园、颐和园、玉渊潭、清华大学等公园及高校的人工栽培绣线菊属植物应用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三裂绣线菊(S.trilobata)、毛花绣线菊(S.dasyantha)、柳叶绣线菊(S.salicifolia)等6个种进行了切花绣线菊筛选研究,初步制订了绣线菊切花筛选标准,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存在问题及建议作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绣线菊属植物的选择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北京地区自然分布的绣线菊六个居群的调查,调查到了7个种,3个变种,他们分别是三裂绣线菊、毛叶三裂绣线菊(S.var.pubescens)土庄绣线菊(S.pubescens)、毛花绣线菊、绣球绣线菊(S.blumei)、华北绣线菊(S.fritschiana)、大叶华北绣线菊(S.var.angulata)、小叶华北绣线菊(S.var.parvifolia)、美丽绣线菊(S.elegans)、柳叶绣线菊。在调查中了解到美丽绣线菊、绣球绣线菊等的居群很小,更新很弱,急需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设置了3种瓶插处理保鲜液,对6个种进行了切花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1%蔗糖+50ppm8-HQ)和处理B(1%蔗糖+1%无水乙醇+50ppm8-HQ)较对照都能明显地延长瓶插寿命,毛花绣线菊、华北绣线菊、柳叶绣线菊以及粉花绣线菊的瓶插寿命均能达到10d左右,具有很大的切花潜力。初步制订了切花绣线菊筛选标准,通过筛选比较,并结合试验结果,筛选出的较适合作切花的绣线菊有毛花绣线菊、华北绣线菊、柳叶绣线菊以及粉花绣线菊。
3.对北京市内各大公园及高校内的绣线菊应用种类调查,了解到北京市内绣线菊应用种类较少,常见的有金山绣线菊(S.×bumalda‘Goldmound’)、金焰绣线菊(S.×bumalda‘Gold Flames’)、日本绣线菊(S.japonica)、珍珠绣线菊(S.thunbergii)等,应用形式单一,并总结其园林应用形式,指出了其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上研究为绣线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木本切花种类筛选、以及园林应用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
|
|
|
1 |
田立道,李雪明;对桑种质资源进行抗桑疫病鉴定的研究[J];蚕业科学;1996年04期 |
2 |
周忠丽,杜雄明,孙君灵,刘国强,潘兆娥,庞保印;中国棉花种质资源中期保存体系现状[J];中国棉花;2002年11期 |
3 |
陈永贵,何兵师,菅毅,张书琴,毛荣;爬山虎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
4 |
黄宝康,郑汉臣,张巧艳,秦路平;不同种质资源及贮藏条件对缬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草药;2005年03期 |
5 |
王红蕾;;大豆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研究成效显著[J];大豆科学;2006年01期 |
6 |
苏霞;卢春光;汤安生;高京华;田文侠;;关于山东省侧柏采种基地建立技术的探析[J];防护林科技;2006年S1期 |
7 |
史延平;宋刚;孙占娟;罗永成;;辽东地区鸭种资源的研究现状及选育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
8 |
郭动;章银柯;陈兵;;攀援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北方园艺;2007年01期 |
9 |
张海军;周一波;佘义斌;程润东;张礼浩;;甜玉米与糯玉米互为种源的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10 |
韦树根;马小军;冯世鑫;黄荣韶;董青松;闫志刚;黄秋银;;中国黄花蒿主产区种质资源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03期 |
11 |
牛景;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李艳萍;周维;;水稻种质资源回交后代耐盐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12 |
安淼;孙玉刚;秦志华;闫桂红;;山东省杏种质资源概况及发展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
13 |
孟未来;吴禹;路明祥;宣凯;王春萌;;RFID技术在种质基因库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11期 |
14 |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赵利;王利民;党照;;100份胡麻种质资源引种观察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
15 |
;《作物品种资源》1984年总目录[J];中国种业;1984年04期 |
16 |
;文摘[J];种子;1986年02期 |
17 |
张继华,曹庆昌,林惠斌;北京地区毛白杨种质资源搜集及利用[J];林业实用技术;1988年07期 |
18 |
贾继增;;“绿色革命”与特异种质资源[J];生物学杂志;1989年01期 |
19 |
陈绵才,吴家琴,薛召东,孙家曾,余隆其;长果种黄麻种质资源对黑点炭疽病抗性的鉴定[J];中国种业;1990年02期 |
20 |
李保国,刘长青,郭素萍;河北省桑树种质资源及利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