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林经营数表编制的探索
【摘要】:
本研究以湖南中部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例,编制其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碳储量生长过程表,编制马尾松林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探讨编制碳储量生长过程表和密度控制图所需的数据、模型和方法,并通过经营数表分析立地条件、林分年龄、林分密度以及混交林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提出碳汇林经营措施的建议,为以碳储量为经营目标的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通过研究中所编制的马尾松碳储量生长过程表及密度控制图可以发现,相同年龄的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碳储量随立地条件的提高而增加,即立地条件越好,碳储量越大。相同立地条件的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碳储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林分碳储量的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这表明林分碳储量的增长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其增长的幅度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林分密度变化的对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存在密度效应,即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碳储量也增大,而当林分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林分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少,直至林分碳储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研究中还发现,选取适当的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混交,能够更加有效利用空间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从而使得林分碳储量高于马尾松纯林的林分碳储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758.6
|
|
|
|
1 |
马钦彦;油松林生物量—密度管理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2 |
马钦彦,陈遐林,王娟,蔺琛,康峰峰,曹文强,马志波,李文宇;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
3 |
赵敏,周广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
4 |
刘华,雷瑞德;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的研究方法及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
5 |
.丁贵杰;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6 |
余雪标,徐大平,龙腾,莫晓勇;连栽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构的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7 |
杨玉林,高俊波,曹飞,卢德宝,赵庆喜,吴耀先,卢正茂;抚育间伐对落叶松生长量的影响[J];吉林林业科技;2003年05期 |
8 |
董林水,陈礼光,郑郁善,林文革,童美坤;木荷马尾松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9 |
李怒云,章升东,宋维明;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J];绿色中国;2005年06期 |
10 |
刘景芳;童书振;;编制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研究报告[J];林业科学;198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