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油松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分密度确定
【摘要】:
通过抚育间伐对人工风景林进行合理的密度调控,能够有效改善林木生长状况和林分结构,有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林内景观美景度和森林生态效益。本文以北京市山区典型人工风景林侧柏林和油松林为例,对林分结构与密度调控进行尝试性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对北京市山区人工风景林中油松林和侧柏林的林分直径结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侧柏林的直径分布遵从Weibull分布,其中,侧柏为右偏的单峰山状分布,油松则为单峰左偏山状分布。
(2)利用分别用胸径和冠幅为参数的竞争指数对油松林和侧柏林的种内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以冠幅还是胸径为参数的竞争指数,油松和侧柏的种内竞争均表现为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减小;侧柏的种内竞争强于种间竞争;胸径和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及与林分整体的竞争之间的关系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且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从侧柏、油松的胸径分布来看,87.3%的侧柏和92%的油松分布在中小径阶,且竞争指数多在0.3以上,林木间竞争较为强烈,应采取抚育间伐等措施,改善林木间的竞争关系。
(3)对侧柏林和油松林中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侧柏林中的侧柏为均匀分布,油松、蒙桑等侧柏的伴生树种均为随机分布;油松林中的油松呈现聚集分布,油松的种间竞争仍然比较剧烈,并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群落状态。
(4)建立冠幅与胸径和冠幅竞争指数之间关系方程,侧柏C_r=0.7D_(1.3)~(0.6*(1-C_i))油松C_r=0.966D_(1.3)~(0.550*(1-C_i)),并建立不同胸径、冠幅竞争指数下侧柏林和油松林的密度经营表。根据林分的平均冠幅,查林分经营密度表得到侧柏、油松经营密度的理论值,同样得到林分竞争指数的理论值,进一步说明油松林、侧柏林的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林木之间的竞争均较为强烈,应该采取抚育间伐的措施进行合理林分密度控制,以期提高北京山区人工风景林中侧柏林、油松林的林内景观美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