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耐低温品种筛选及相应生产技术的研究
【摘要】:
百合耐低温品种筛选对百合冬春季温室栽培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希望通过在冬春季节对五个百合品种进行实地栽培和种球低温逆境试验,筛选出较适合在冬春季低温条件下应用的栽培品种;并通过诱抗剂和生物菌肥的使用,提高百合自身抗性,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益。主要结论如下:
1种球低温逆境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逆境程度的加深,五品种种球中电导率、MDA含量逐渐增加;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较为平缓。五品种中以OT系列的‘木门’、‘黄色风暴’耐低温能力最强,东方系列整体耐低温能力较差,其中又以‘老曼奇’抗寒性最差,这与实地栽培试验结果一致。因此可通过测定百合种球抗寒性强弱来推测品种耐低温能力。
2通过对五品种百合叶面喷施三种不同种类诱抗剂(水杨酸SA、脱落酸ABA、海藻精)发现,诱抗剂的使用可以缩短其冬春季生长的时间,保证切花品质。三种诱抗剂中,浓度为3g/L水杨酸(SA)对五品种百合处理综合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相比可以使生育期提前5天左右,且切花品质良好,瓶插寿命较长,在对‘西伯利亚’的进一步试验中也证明了这一点;脱落酸可缩短百合生育期一周左右,但植株较矮;海藻精处理效果一般。
3通过不同浓度水杨酸(5g/L、10 g/L、15 g/L)浸泡‘西伯利亚’、‘索邦’种球试验,发现低浓度水杨酸5g/L处理效果最好;生物菌剂搭配不同肥料用量试验中,使用生物菌剂并搭配1/2常规施肥量组合处理效果最好。上述二种处理方式均可明显促进百合茎生根生长,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而生物菌剂不仅能够促进茎生根生长,还能减少肥料使用量,改善土壤环境,百合整体生长状况也好于水杨酸浸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