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浅论
【摘要】:
在我国,风景名胜地很早就见诸于史料记载,保留下来的也有相当数量,如闻名于世的西湖,泰山等名胜地。但现代型的风景名胜区则要到20世纪方才出现,70年代末风景名胜区开始蓬勃发展,俱今不过30多年。这30多年恰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事业逐年迅猛发展。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的主要对象,在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一些违背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律的问题。其中,旅游基地的“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问题日益严重。作为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配套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旅游基地,其人工建设特征显著,且面临无序扩张,综合性日益增强的现状。然而,在对应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于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的指导性细则较少涉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提炼出相对完善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设计导则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有效地遏制随意扩建乱造并维护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也这是笔者写作的目的及能够产生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论证分析、实地考察三种方式。最终归纳总结出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在规划设计时应遵守的相关理论,设计原则及适用的技术,这些也正是本文的创新点。